
肺癌的中医中药治疗
目前肺癌发病数位居我国居民前十位恶性肿瘤榜首,发病数达78.7万,男性发病比例较高。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肺癌。城乡对比上,城市地区肺癌的发病占全部癌症的19.57%,农村地区肺癌的发病占比为20.72%,农村地区略高于城市地区。死亡情况上,我国肺癌死亡数高达63.1万,在总体肿瘤人群中依旧排名第一。性别上,男性肺癌与女性肺癌的死亡率均居癌症死亡率榜首。其中男性肺癌死亡占全部癌症29.28%,女性肺癌死亡占22.99%。根据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抽样回顾性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死亡率逐年攀升。
中医的辩证论治上,肺癌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蕴结于肺,以致肺失宣发与肃降为基本病机,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肺癌的证候复杂,常因癌肿发生的部位、大小、种类、发展阶段及有无转移或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中心型肺癌出现症状早而明显,周围型肺癌早期无症状。通常认为,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等,多见于肺癌的各种证型。
早期肺癌采用手术治疗是获得治愈和远期疗效的可靠手段,但疗效仍不够满意。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对部分患者近期有效,但毒副反应大,复发转移率高,多数仅有姑息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疾病各阶段中的作用。做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抑制或消灭癌细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提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作用,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近期总结一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治病案,2018年5月术后行序贯化疗加放疗结束后门诊就医,主诉:胸闷,咳痰,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辩证:肺气亏虚,痰湿内蕴。治以益气补肺,健脾祛湿化痰。门诊治疗1月余复诊,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拟调整方剂继续治疗,同时配合槐耳颗粒,一次1袋,一日3次后续治疗,门诊定期随访复诊。近期门诊复诊,规范服用中药汤剂和槐耳颗粒2年余,舌淡红,苔薄白,脉有力稍滑,中医辩证:正气渐复,邪毒已去,症情稳定。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值范围,患者无不适主诉,无复发转移,整体康复状态良好。嘱继续长期规范服用槐耳颗粒:一次1袋,一日3次。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由于肺癌患者正气内虚,抗癌能力低下,虚损情况突出,因此,在治疗中要始终顾护正气,把扶正抗癌的原则,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槐耳入药最早见于距今1600年的《肘后方》, 味苦辛无毒,功能治风、破血、益力。是目前唯一的单方药符合中医治疗肿瘤的总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扶正培本。也符合肺癌治疗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现代作用机理研究证明,槐耳颗粒具有逆转肿瘤干细胞、消除免疫性炎症的功效,能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

2008年扩大临床适应症研究,72例肺癌患者连续服用槐耳颗粒3个月,从症状疗效和生活质量等中医症候分析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亦有文献报导肺癌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手术、放化疗等结合中医药治疗可提高肺癌治愈率、好转率。中医治疗要根据病机特点,病情的复杂性,分清主次进行辨证论治。中、晚期肺癌,不仅癌肿增大,病情日趋严重,而且正气大伤,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扶正培本”,就成为治疗关键。槐耳颗粒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符合中医对肿瘤的辩证论治,临床规范服用会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本文是杨文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