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戚春厚 三甲
戚春厚 主治医师
临沂市中心医院 介入科

结直肠癌的介入治疗

3373人已读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及第5位,并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城市远高于农村通过筛查提高了早诊率,降低了病死率。主要方法包括根据年龄、家族史、粪便潜血检查等筛选出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肠镜筛查。介入治疗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可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获益

结直肠癌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相关出血以及结直肠癌梗阻的介入微创治疗。

1.结直肠癌的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灌注化疗药物(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可应用于进展期结直肠癌和不可根治结直肠癌的治疗。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肿瘤区域化疗药物浓度,动脉栓塞可阻断肿瘤血供,使其缺血坏死,尤其是载药微球的应用,既能阻断肿瘤血供,又能在两周内缓慢释放化疗药物,可长期作用于肿瘤细胞,达到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与全身化疗相比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明显减少。

2.结直肠癌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可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及淋巴结转移除外科手术切除之外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消融治疗、TAE、TACE 、TAI及粒子植入等。

3.结直肠癌相关出血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如TAE)对于结直肠癌相关出血(包括结直肠癌破裂出血、结直肠癌转移灶出血及结直肠癌术后出血等)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并选用合适的栓塞材料进行封堵,可迅速止血,同时缓解出血相关症状,为手术甚至再次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

4.结直肠癌梗阻的介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出现结直肠梗阻相关症状,通过DSA引导下支架植入等方式,达到缓解梗阻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5、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介入治疗对于肺内转移灶小(最大直径<3cm),远离大血管的肺转移灶,介入治疗(如微波或射频消融)表现出良好的局部控制率(约90%)。对于肺内多发转移灶,可行介入治疗(如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化疗栓塞术或灌注化疗药物或及粒子植入等治疗)。

早期结肠癌可采用内镜下切除、局部切除或结肠切除术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或栓塞术或灌注化疗药物或消融术或粒子植入术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让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6):563-5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介入医学科疾病诊疗范围

l 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l 恶性肿瘤肝癌、肺癌肝转移瘤、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l 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脾卵巢囊肿、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肺结节等。

l 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l 非血管性疾病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食管、气管狭窄及输尿管狭窄等。

l 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l 良性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脾大脾功能亢进、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列腺增生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等。


戚春厚
戚春厚 主治医师
临沂市中心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