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学松 三甲
李学松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受邀参加世界机器人论坛

4112人已读

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李学松教授受邀参加世界机器人论坛

世界机器人论坛-亚洲在线会议(泌尿外科专场)于2020-07-30日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该会议由世界机器人外科协会主办,亚洲机器人泌尿外科协会、中国泌尿外科协会、日本腔镜泌尿外科协会以及韩国腔镜及机器人泌尿外科协会承办,来自14个国家的100多位泌尿外科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就最新的开创性的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技术和器械进行展示、演讲和讨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学松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受邀参加会议,参与讨论肾部分切除术相关议题讨论,并就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腹膜后入路的建立及手术技术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image.png


图为李学松教授参与讨论肾部分切除术相关议题讨论(一)

image.png






图为李学松教授参与讨论肾部分切除术相关议题讨论(二)


李学松教授在大会上分享的病例是一位来自旧金山的美籍华人,患者体检发现左肾肿瘤,专程跨过大洋来到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向李学松主任医师寻求帮助。经与患者充分沟通,肿瘤位于左肾背侧,为内生型,靠近肾门,直径约1.5cm。李学松教授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后,个体化地制定了经腹膜后入路行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策略,并且借助三维可视化工具进行了肿瘤预切除等术前模拟手术。

腹膜后腔非天然存在的腔隙,需用球囊在腹膜后扩张以建立操作空间。肾脏位于腹膜后,因此采用经腹膜后入路更为直接,尤其对肾脏背侧肿瘤更加适合。此外,由于腹膜后入路不经过腹腔,因此减少了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减少了术中腹腔脏器损伤和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且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但腹膜后入路也有其局限性,如操作空间相对狭小等,这对机器人trocar布局设计以及术者手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手术疗效与肾癌根治术相同,且可保留正常肾组织,减少不必要的肾功能损伤,尽可能的保留肾功能。热缺血时间是影响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小于30分钟,其与医生手术操作密切相关,且可通过技术手段而缩短。该患者肿瘤为内生型,在肿瘤表面难以明确肿瘤边界,并且毗邻肾门,出血风险较高,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难度。

经过精心准备,并在术中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行术中导航,手术圆满完成,在13分钟的热缺血时间内,李学松教授将肿瘤完整切下并缝合了残留的创面,尽可能地减少了左肾健康的肾组织因缺血而产生的损伤。


image.png




图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腹膜后入路建立,套管布局为李学松主任根据达芬奇机器臂运动特征结合腹膜后空间特征设计的新型布局。



image.png



图为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导航


学术会议交流是一场思想的碰撞,知识的盛宴,产生创新的火花。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器械不断问世,为泌尿外科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并将推动泌尿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pdf_link
李学松
李学松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