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尿道瓣膜
转自“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官方公众号
后尿道瓣膜是男性儿童先天性下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5 000~8 000活产男婴中有一例。由于本病多起病早,见于新生儿、小婴儿,表现为呼吸困难、尿路感染、生长发育迟滞、营养不良等,经常被误诊为内科系统疾病,所以必须与内科医师密切合作,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1. 什么是后尿道瓣膜呢?
后尿道瓣膜是男性儿童先天性下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指发生于后尿道精阜附近的膜状结构,单向阻挡尿液排出。
2. 后尿道瓣膜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由于年龄和后尿道瓣膜梗阻的程度不同,患儿临床表现各异。新生儿期可有排尿费力、尿滴沥,甚至急性尿潴留。也可有因肺发育不良引起的呼吸困难、紫绀、气胸或纵隔气肿。婴儿期可有生长发育迟滞、泌尿系感染或出现急性肾衰竭。学龄期儿童可表现为尿线细、排尿费力,所以生后如果发现男孩排尿费力哭闹,尿线细,需专科医生就诊。
3. 胎儿产前超声双肾积水会是后尿道瓣膜么?
如果肾输尿管均积水尤其是双侧则有可能,另外还需要参考羊水量。孕16周后,羊水的来源由胎盘渗漏液转变为胎儿尿液;20至22周,绝大多数羊水是胎儿尿液。因此,妊娠18至20周后发现羊水减少或羊水过少可能是尿路梗阻或肾发育不良的结果,结合双侧肾输尿管积水,膀胱胀大尿潴留,则后尿道瓣膜的可能性比较大。
4.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
后尿道瓣膜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有以下几种假说,最早认为是尿道黏膜皱褶肥厚增生导致梗阻,后被认为是尿生殖窦膜退化不全所致,目前多认为是由于中肾管发育异常。
5. 这个病会遗传吗?
此病家族倾向不明显,但有同卵双胞胎均发病的报告。
6. 怎么诊断这个病呢?
此病的诊断主要需要依靠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另外需要结合泌尿系超声。尿道镜检查是诊断后尿道瓣膜的金标准。
7. 后尿道瓣膜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后尿道瓣膜的孩子需要做1.实验室检查:血生化了解肾功能;2.泌尿系超声;3.尿流率;4.泌尿系造影包括静脉肾盂造影和排泄性尿道造影;5.肾核素检查等。
8. 后尿道瓣膜会影响生育吗?
后尿道瓣膜主要影响孩子的排尿以及肾功能,对生育功能是没有影响的。
9. 孕期超声怀疑后尿道瓣膜的宝宝生后应该怎么办呢?
后尿道瓣膜的孩子常合并肺发育不良,因此生后应积极评估孩子的一般情况,排尿情况,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如果一般情况不稳定则需要肾内科,新生儿内科协助改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善超声,造影明确诊断。
10. 后尿道瓣膜的孩子会合并其它病么?
后尿道瓣膜的孩子常合并肺发育不良,是常见的致死原因。当然后尿道瓣膜也是会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
11. 后尿道瓣膜怎么治呢?
后尿道瓣膜诊断明确后,让尿液排出是主要目的,另外还需对症治疗尿道瓣膜引起的感染、电解质紊乱。手术经尿道镜后尿道瓣膜电灼术是后尿道瓣膜患儿的首选术式,1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不能做内镜,可先行膀胱造口。
12. 是不是切完瓣膜孩子就好了呢?
不是这样的。后尿道瓣膜是患儿胚胎期已经发生了的,相当一部分孩子合并膀胱功能障碍,尿道瓣膜切除后,膀胱功能障碍不能随之好转,因此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诊复查,尿动力监测膀胱功能,一旦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则需清洁间歇导尿(后续还会详细讲解何为清洁间歇导尿),否则会并发肾功能衰竭。
13. 后尿道瓣膜术后多久需要复查?
后尿道瓣膜术后3月需要复查,了解孩子排尿情况,行VCU及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梗阻有无解除。此外解除梗阻后仍然需要每3-6月复查,监测肾功能及膀胱功能。
总结语(小小顺口溜):
小小瓣膜危害大,千万不可小瞧它
及时诊断早治疗,规律复查不可少
密切监测上尿路,携手同行攻克它!
本文是李振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