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曼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等速肌力训练仪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发表者:刘小曼 人已读

等速肌力训练,是由HislopPerrine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是指在关节活动的整个范围内,肌肉在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可提供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数据,进行定量评估。70年代初,美国Cybex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等速测试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等速技术,最初应用于体育运动领域中,以后逐渐应用康复医学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目前它特有的评价和训练功能是其他仪器无法替代或模拟的。

QQ截图20170816100730.jpg

在康复评定及治疗中的应用

等速测试系统可对运动系统损伤进行评估,主要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等及韧带损伤等疾病。同时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定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所致的偏瘫、小儿脑瘫、截瘫、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

等速运动训练在康复训练中有很好的应用,并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例如,对骨关节系统疾病比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等造成膝关节失稳疾病,设计个体化等速运动训练方案有效的推动康复进程。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等速运动训练也有较大成果,等速运动训练可增强偏瘫患者肌力,却不影响其痉挛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步速、移行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等速肌力训练仪的优势

等速运动的出现对康复医学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等速技术与临床检查法相结合,使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相辅相成,可以获得更真实、客观、准确的结果。同时,等速技术应用于康复领域,使医生能够准确掌握患者被测试肌群的各项力学参数,了解其功能和状态,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image.png

本文是刘小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