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巧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讨论自杀其实想努力活着

发表者:毛巧玲 人已读

当我们讨论自杀时,其实在讨论如何活下去

mmexport1601790099272.jpg

美国精神病医生马克·郭士顿曾将自杀者的心态概括为“八个无”:无望、无助、无力、无用、无价值、无目标、无意义、无所谓。直到实施自杀动作的那一刻,这些心态都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则认为,社会规范、联系与义务越少的人,越可能自杀。人们需要义务及约束来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

这些看似形而上的研究,其实都围绕着一个议题展开,就是从“终极”层面寻找自杀动机里的共性,然后更好地预防自杀。年轻生命对于“如何活下去”往往有着强烈的主观追求,而这种追求恰是预防自杀的突破口。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赵国秋说:“我们需要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启动危机干预预警系统,将心理危机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群体的各种突发事件(如自杀等)的善后处理中。”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网络社交对年轻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的影响。“火爆的短视频行业背后,是一场对青年群体的孤独收割。”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馨蔚认为,孤独经济的兴起和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背后,是日益庞大的空巢青年。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蔓延、厌世自杀……为了摆脱这种惯性,必须帮助年轻人与网络社交达成“和解”,帮助他们走出“信息茧房”效应可能带来的极端化倾向。

mmexport1602350099626.jpg

mmexport1602350096416.jpg

mmexport1600785392653.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