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楠 三甲
张楠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

胃镜发现粘膜下小肿物----小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

2454人已读

胃肠道间质瘤( 英文缩写GIST) 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胃肠间质瘤和癌是不同的,癌即便是早期的也是恶性肿瘤,但是GIST的恶性程度会因为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细胞核分裂象的多少以及肿瘤有无破裂等不同,表现出从极低危至高危不等。

门诊经常会有患者因为体检或者胃部不适,行胃镜检查偶然发现直径<2cm的胃粘膜下肿物,怀疑是间质瘤来就诊。那么胃的粘膜下肿物一定是间质瘤嚒?答案是不一定哦。还可能是平滑肌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 、异位胰腺等等。而这些大多是良性的,不需要手术治疗。

那么如果是胃肠道间质瘤怎么办呢?临床上把直径<2cm的间质瘤叫做小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的小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呈惰性,也就是说不会出现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者转移,表现出“良性”肿物的特点,无需手术切除也不会威胁健康。可在充分沟通、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下选择规律性的随访观察,这样对于相当一大部分患者来说可以免受手术创伤。复查项目为超声胃镜和增强CT,复查的时间间隔尚无定论。有研究发现对于直径<9. 5 mm 的肿瘤,可每 2~3 年复查 1 次; 而对于直径≥9. 5 mm 的肿瘤,则需每 6 ~ 12 个月复查 1 次。因此,对于直径>1 cm 的小 GIST 在随访中应当 更加积极,随访频率可以适当增加。这个过程当中,医生应高度重视和病人的沟通和教育,把病人教育贯穿全程化管理过程,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提高病人对 GIST 的认识,增加其对医师的信任,提高病人依从性,使其充分理解暂不行手术治疗的意义及按时复查的必要性。

如果说患者已有临床症状或者超声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边界不规则、溃疡、囊腔、强回声和回声不均匀等高危因素的病人,建议积极行外科干预。那么是否可以选择在胃镜下切除?目前医学上对内镜下切除胃GIST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血和穿孔是内镜下切除胃小 GIST 最常见并且棘手的并发症,一般位于粘膜面 的术中出血都可以止血,但是浆膜面甚至腹腔内出血,内镜处理相对困难。另一个是内镜切除过程中存在瘤体破损后肿瘤细胞进入腹腔播散的风险,以及切除深度和范围无法确保手术后无病灶残留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内镜切除时应该极为慎重。


张楠
张楠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