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郭静 人已读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宝宝年龄小、胃肠功能容易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内脏高敏感性有关,同时也会受到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影响。
功能性消化不良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可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以单独或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打嗝。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4)有的孩子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疼、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5)不少孩子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家长在遇到孩子消化不良时,首先要先观察孩子的临床表现,如果孩子一般状态都很好,能吃能玩,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话,可以暂时在家中观察;但如果孩子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时间长,或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严重的腹胀,呕吐伴有血性物质或脱水时,应及时送到医院,专业的问题应该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确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后可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
1.调整饮食结构:少喝奶、少喝豆浆、少吃产气多的食物;
2.药物治疗包括:(1)助消化药物:消化酶制剂,比如胃蛋白酶等;中成药调节脾胃助消化药物,如神曲消食口服液;益生菌制剂等。(2)促排气药物:比如西甲硅油;(3)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般用于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4)促排便药(便秘可引起腹胀)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等。(5)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要在医生的知道下用药。
3. 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
相信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宝宝的消化功能会越来越好!
本文是郭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