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张卫 人已读
【摘要】 目的 比较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膀胱水囊[1]扩张与膀胱水扩张的治疗效果。对象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20例IC患者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35岁~66岁,平均50.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膀胱充盈后疼痛及排尿后疼痛减轻,尿常规检查与中段尿普通细菌培养均阴性,盆腔疼痛和尿频、尿急症状评分均20分以上,钾离子敏感试验检查20例均阳性。膀胱镜检查Hunner溃疡2例,多发性球状出血点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NIDDK)制定的IC诊断标准。方法 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10例(第一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膀胱镜行水扩张,大袋生理盐水被置高于患者100cm,通过膀胱镜向膀胱内缓慢注水至进水自然停止,同时监测膀胱内压力,当膀胱内压力达稳定后维持扩张10分钟,持续3次,每次中间休息5分钟。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10例(第二组)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向膀胱内置入自制无菌扩张球囊尿管行水囊扩张,大袋生理盐水被置高于患者100cm,水囊内缓慢注水形成梯度增压,同时监测膀胱内压力,当膀胱内压力达稳定后维持扩张10分钟,持续3次,每次中间休息5分钟。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术前症状持续时间、术前PUF评分、术前膀胱最大容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同时段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一组术中膀胱扩张容量(388.0±90.7)ml,术后6月膀胱最大容量(284.0±81.5)ml,术后1年膀胱最大容量(250.0±71.5)ml;第二组术中膀胱扩张容量(540.0±150.6)ml,术后6月膀胱最大容量(394.0±83.8)ml,术后1年膀胱最大容量(387.0±93.2)ml。第一组在第6月治疗有效的为5/10例患者(50.0%,CI:19.0%-81.0%),第1年治疗有效的为3/10例患者(30%,CI:7.0%-65.0%);第二组在第6月治疗有效的为8/10例患者(80.0%,CI:44.0%-97.0%),第1年治疗有效的为6/10例患者(60.0%,CI:26.0%-88.0%)。结论 膀胱水囊扩张是一项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膀胱水扩张,可显著改善女性IC患者的症状。
本文是张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