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岩
主治医师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中医正骨科
为什么会抽筋?
1824人已读
什么是抽筋?
腿抽筋,其实也就是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日常生活中的“抽筋”以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较为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有僵硬感觉。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疼醒,影响睡眠。

为什么会抽筋?
1.久坐不动会减少肌肉和肌腱的长度和柔韧性,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这可能会导致抽筋。
2.大量运动之后出汗,伴随着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骨骼肌负担太重和疲劳会导致局部肌肉纤维过度劳累,从而引发抽筋。如果拉伸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抽筋。
3.在寒冷的刺激下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痉挛抽筋。寒冷刺激抽筋多见于冬季运动或冷水游泳或夜间没盖好被子等情况。
4.孕妇体重增加,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不流畅,加之胎儿生长对母亲血管和神经施加的压力也可能导致抽筋。
5.缺钙也是抽筋的原因之一,在调节肌肉收缩的过程中,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离子,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低时,会造成肌肉的神经兴奋性增加,促使肌肉收缩从而导致抽筋。
6.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考虑是否有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因脊神经根受压和脊神经根内血流量下降,发生腿抽筋。

如何预防抽筋?
1.防寒保暖,晚上睡觉别受凉;
2.减少久坐,每1小时起身舒展活动;
3.适量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锻炼前后记得拉伸;
4.合理膳食,营养全面,多吃富含钙、钾、镁的食物。
本文是刘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