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出血,你应该知道
鼻出血多因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鼻窦邻近部位如鼻咽部病变、海绵窦病变、颈内动脉破裂及其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经鼻腔流出,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鼻出血。
鼻出血多首先从出血侧的前鼻孔流出,当出血量大或出血部位邻近鼻腔后部时,可向后流至后鼻孔,或再经对侧鼻腔流出,或经鼻咽部流至口腔吐出或咽下。
典型表现
(1)鼻腔前部出血;主要来自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动脉丛。一般出血量较少,可自止或较容易止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鼻腔上部出血:常来自鼻中隔后上部,多为动脉性出血,一般出血较剧,量较多。多见于中壮年人。
(3)鼻腔后部出血:多来自下鼻道后端的鼻-鼻咽静脉丛。出血部隐蔽,前鼻孔填塞不易压迫到出血处,故常需行后鼻孔填塞。常见于中老年人。
(4)鼻腔黏膜弥漫性出血:多为鼻黏膜广泛部位的微血管出血。出血量有多有少。多发生在有全身性疾病,如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和中毒等的患者。
3、出血量
少量出血者,仅表现为涕中带血,长期反复出血者可能出现贫血表现,严重大量出血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4、伴随症状
根据病因不同可能合并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反复填塞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
症状起因
1、局部原因
(1)特发性鼻出血。
(2)外伤性鼻出血,由于局部机械性损伤,如挖鼻、擤鼻、鼻饲、鼻腔异物等。颅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破裂(借道鼻出血)。手术外伤,如上颌窦刺洗、鼻腔活检、鼻甲手术等。
(3)炎症性鼻出血,常见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黏膜糜烂、有害化学气体的刺激以及特异性感染,如白喉等。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是类似恶性肿瘤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病理检查可证实。
(4)鼻中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穿孔等。
(5)鼻腔鼻窦肿瘤,包括良性肿瘤(鼻中隔毛细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和恶性肿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恶性肉芽肿等)。
(6)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
2、全身原因
(1)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高血压、动脉硬化。
(3)静脉压增高,如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4)维生素E,K,B2,P缺乏。
(5)汞、磷、砷、苯中毒。
(6)急性传染病、内分泌失调(异位子宫内膜)、风湿热活动期
家庭处理
1、如果鼻子流血,立刻用大拇指和食指牢牢捏住鼻子。
2、伤者应该坐下来,拿一个洗脸盆,头向前倾,正好在脸盆上方。
3、按压鼻孔至少十分钟,在此期间不能抬头。
4、慢慢松开按压的手指。
5、头继续向前倾,用一块儿冷水里泡过的干净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嘴巴和鼻子四周。
6、如果鼻子仍然流血,重复以上步骤。
7、如果仍然无法止血,立即送医。期间,伤者必须始终捏紧鼻子。
急诊(120)指征
1、鼻外伤后大量出血;
2、鼻出血不能止血;
3、有出血倾向者,伴突发的头晕、头痛、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脑出血表现;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
2、伴鼻腔内新生肿,伴随逐渐加重的鼻塞、嗅觉异常、脓臭涕;
3、伴反复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创口不易止血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鼻黏膜出血,伴随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1、鼻出血不止或其它危急情况,均应急诊处理。
2、考虑患者为鼻腔疾病者,可在耳鼻喉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3、怀疑血液病者,应去血液内科
本文是刘升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