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娜 人已读
什么叫胃肠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粘膜下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小、核分裂象及有无破裂等,GIST的恶性潜能从极低危至高危不等。
什么叫小GIST?
小GIST特指直径<2cm的GIST。
胃肠间质瘤有癌变风险吗?
尽管大多数小GIST病例在临床上呈良性或惰性表现,但确有少数病例显示出侵袭性行为(恶性行为),尤其是核分裂象计数>5/5 mm2者。
胃是小GIST最好发的部位,其余依次为小肠、结肠、直肠。间质瘤不是上皮来源,所以不叫癌变。
做什么检查?
超声内镜是小GIST的首选检查。
发现了小GIST怎么办?可不可以观察呢?
观点1:非胃来源小GIST不建议观察。胃小GIST可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下选择观察。
证据级别:C。
推荐意见:强推荐。
观点2:胃小GIST在随访中出现EUS或增强CT高风险表现时需结束观察,积极手术治疗。
证据级别:B。
推荐意见:强推荐。
观点3:直径>1 cm的胃小GIST在观察中应当更加积极,建议每6~12个月复查1次。
证据级别:B。
推荐意见:强推荐。
目前对于随访频率的选择尚无定论,建议微小GIST(<1cm)患者应至少每2年复查1次。对于接受随访观察的患者,需充分告知其相关风险,在随访中如出现EUS或CT高风险特征,应立即停止随访,接受手术治疗。
不观察,可以治疗吗?
可以选择内镜或手术治疗,建议医生根据病人情况个体化酌情判断。
摘自《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本文是刘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