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节性硬化患者手术切除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效果比较
结节性硬化患者大约有95%为难治性癫痫,其往往核磁病灶很多,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目前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报道参差不齐,并且关于手术的报道数量不多。
最近,加拿大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结节性硬化患者手术效果(直接切除或者迷走神经刺激术)的统计文章。这篇文章中研究的患者来自结节性硬化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结节性硬化联盟从2006年开始收集19个位于美国和比利时的临床研究中心的结节性硬化患者,共收集1763例患者。其中既做了手术或者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又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共187例,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
对于做完切除性手术后再实施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患者来说,TSC1基因突变患者控制率在66.67%,TSC2基因突变患者控制率在15.38%。
TSC1基因突变患者的直接切除术控制率为65.66%,TSC2基因突变患者的直接切除术控制率为47.37%,总的控制率在48.78%。这篇文章中没有统计无基因突变患者的手术控制率,无基因突变患者一般占结节性硬化患者10%左右,无基因突变患者的手术控制率往往较高,各个系统症状也较轻。
其中对TSC1和TSC2基因突变患者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比较后发现TSC1基因突变患者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率(完全不发作)为30.77%,TSC2基因突变患者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控制率(完全不发作)为36.36%。所以如果脑电图起始不明确就找不到相关的病灶,往往不能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效果欠佳,对于这部分病人可以给予迷走神经治疗。迷走神经治疗的有效率在30%以上,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结节性硬化对于其它的癫痫类型治疗的患者,所以建议患者在手术切除后效果不好或者在找不到病灶时可以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
本文是贺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