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余君 三甲
余君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六岁了还尿床?处理儿童遗尿中医有方法

2102人已读

六岁的安安晚上睡觉会尿床,白天在幼儿园午休时也时常尿裤子,今年即将要上小学了,妈妈担心尿床问题可能让安安遭新同学取笑,影响小学生活,因而来求助中医。

mmexport1605503109395.jpg

遗尿症的定义与影响


尿床几乎是每一位小朋友都曾经历的,可说是成长必经阶段。尿床又称作遗尿症,是指完整排尿的行为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或不适当的地点,而且病人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排尿,可以分夜间型遗尿、日间型遗尿、混合型遗尿。小儿遗尿则指儿童五岁以后仍有夜晚睡觉时不自觉的排尿状况,每周尿床超过两次,持续超过三个月。五岁以前由于小孩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有遗尿的情况,大多不属于病态。


小孩尿床虽然不会有立即的健康危害,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交活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会打击小朋友的自信心,甚至严重的遗尿可能引起患儿自卑感,若无适当的医疗介入,遗尿问题可能延续至成年,导致严重的身心发展创伤。


遗尿症的原因


遗尿症的原因很多,有遗传、病理、心理及行为等因素。


研究发现多数遗尿患儿的父母小时候也曾有遗尿问题。


遗尿的病理因素包含脊柱裂、癫痫、智力发育障碍、尿道狭窄、尿道炎、夜间抗利尿荷尔蒙分泌不足、膀胱过动等。


而心理因素包含儿童遭遗弃、漠视、生活压力或个性焦虑等。另外,行为因素包含睡前过度饮水或白天嬉戏过度以致夜眠过深难醒等问题。针对遗尿,五岁以前医生通常不给予药物治疗,首先采用行为干预,五岁以后,则须详细检查以确定有无上述病理或心理因素导致遗尿,并给予适当的医疗干预。

mmexport1605503114018.jpg

中医如何处理遗尿?


中医面对儿童遗尿问题,重点仍是先找出遗尿的成因,若有病理因素则建议积极配合西医的诊疗,同时可搭配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中,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与中医脏腑的肺、脾、肾、三焦和膀胱相关,当脏腑功能失调,造成肺、脾、肾气化失司,三焦不利,膀胱失约,则可发生遗尿。此外,夜眠尿床和中医脏象的心主神明相关。


小儿遗尿有虚证、实证与虚实夹杂,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心肾不固、肝脾郁热等。


肾气不足型遗尿表现多见白天小便量多,晚间多次遗尿,多伴有怕冷、四肢冰冷、脸色苍白;


肺脾气虚型遗尿多见精神不济嗜睡,睡中遗尿,常伴面黄肌瘦,汗多易疲倦,胃口差,大便稀软易腹泻;


心肾不固型遗尿多见睡眠唤醒障碍,睡中遗尿,多伴有心烦焦躁、白天多动少静、五心烦热;


肝脾郁热型遗尿多见眠不安稳如磨牙、说梦话,睡中遗尿,尿色较黄且有腥臊臭味,常伴有脾气不佳、性情急躁易怒。


中医治疗遗尿症除了口服中药之外,还可配合食疗、艾灸、针灸、小儿推拿以及耳穴按压。


虚证型遗尿的患童平日应避免生冷类食物,可多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莲子、金樱等;实证型遗尿的患儿饮食则宜清淡,少吃高油脂、高糖分类食物及烤炸辣等辛温燥热类食物。

mmexport1605503119590.jpg

改善小儿遗尿,除了可采取医疗干预之外,父母亲面对孩子尿床的态度也十分重要。


家长态度轻率或过度反应都对此问题都没有帮助,建议爸妈可以采取平常心面对,包容孩子尿床行为,避免取笑或戏弄,并给予正面行为指导与适度的安慰,例如晚餐避免提供汤粥、饮料,睡前温柔叮嘱患儿勿过度饮水、过度疲劳或情绪太兴奋;帮助孩子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睡后,可按时唤醒如厕。


此外,也可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协助缓解紧张的情绪,用鼓励替代责罚,加强患儿自信心,陪孩子一起克服遗尿问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余君
余君 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