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前2方面是主要原因)
1、婴幼儿体内激素水平:
新生儿由母体带来较高水平的雄激素可以导致肛腺腺体增生,分泌功能旺盛,如果分泌黏液排出不通畅,就可能导致肛腺开口堵塞而发生局部感染,同
时,因婴幼儿肛门直肠黏膜局部免疫功能薄弱,感染可通过肛腺逐渐蔓延至肛门周围形成脓肿。
2肛隐窝发育异常:导致粪便易于存留而发生肛隐窝感染。
3婴幼儿特殊的局部解剖结构和腹泻:
骶骨发育不全,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婴幼儿大便次数多或腹泻,反复擦拭大便时,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翻出,刺激、损伤翻出的黏膜,使伤口发生感染,而发生肛周脓肿或肛瘘。
4肠道微生态失调
婴幼儿机体黏膜免疫功能薄弱[9]。 婴幼儿出生后早期大便次数较多,或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出现腹泻症状,均易导致肛腺感染而发生肛周脓肿。因此,有观点认为,在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过程中,要重视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或肛管直肠下段菌群失调[12]。
5 肠道免疫功能低下
中医认为:多为胎毒未清、脾胃虚弱、复感湿热之邪,治疗上宜清胎毒、健脾胃、清湿热为主。
临床表现
男性婴幼儿肛周脓肿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可见肛旁肿块,高于皮肤,色正常或红肿光亮,触诊可及硬块或皮下波动感,可及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症状
肛瘘形成后,肛周可见溃口、或硬结、或凹陷,伴分泌物流出,触诊时或可触及皮下硬条索。 肛瘘多发生在肛门左右两侧,瘘管数量为 1~2 个,呈单管状浅在性,直行开口于肛窦[4]。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情况,请立即去肛肠外科就诊
参考文献:
《婴幼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治疗研究进展》- 杨雅萍等
本文是刘明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