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开肩周炎的秘密面纱,正确认识肩痛
由于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最易受伤的关节,所以肩关节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很高,困扰广大群众的健康,尤其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肩关节一旦发生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因此下降。
因为肩关节疼痛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没有受过肩关节外科专业培训的医生缺乏相应知识,常常将肩痛笼统的称为“肩周炎”,以致“肩周炎”这个诊断被滥用多年,使很多人出现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就自认为是患上了“肩周炎”( 医学上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俗称“五十肩”)。
肩关节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由肩关节的退变劳损及外伤以等因素造成,其中主要是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症、肩关节不稳、肩周炎等疾病为主。

(一).肩袖损伤 :约占肩痛病人的50
%-60%,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肩袖损伤多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年轻患者有的是外伤道指。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在功能上作为一个整体,旋转上肢,并使肱骨头和关节盂稳定在一起。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膀疼痛、 上抬无力、静息痛、夜间被痛醒、不能侧卧,严重的需要手术修补。
(二).肩峰下撞击症 :约占肩痛病人的20%,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通道狭窄,肩肱间隙减小,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肩袖、滑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受到反复撞击、摩擦,引起炎症、损伤等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肩部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加重。这样的患者需拍X片,显示弧形肩峰和钩状肩峰是肩峰下撞击症的原因。患者需要减少肩部伸展、上举过头顶等运动,并配合药物抗炎镇痛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以消除肩峰下撞击的致病因素。
(三).肩关节不稳:约占肩痛病人的 10%,多为盂肱关节反复脱位或半脱位,其中前方不稳:占95%,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对肩关节某个方向的运动感到恐惧。
(四).肩周炎(冻结肩):约占肩痛病人的 10%,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主动与被动活动都受限。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并不高,是指肩关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严重时可造成 粘连,故又名“冻结肩”,美国肩肘外科学会将其定义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除上述疾病,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长头腱脱位、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喙突撞击症、肩锁关节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肩关节疼痛,此外颈源性肩周炎是在颈椎病的基础上, 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渐进性 、持续性的炎性病理变化的结果 ,同时注意颈椎病合并肩周炎相鉴别,有的胆囊炎、冠心病等疼痛向肩部放射,也可能误诊为肩周炎。
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患者和医生均应仔细鉴别,确认好疾病,有的放矢的治疗,不应盲目治疗。
本文是王同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