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感染了怎么办?
尿道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由于女性的尿道比男生短,而且位置比较靠近肛门,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多喝水、多排尿,或服用抗生素,症状能很快获得缓解,许多女性因此认为这是“小毛病”,然而,医生指出,如果频密患上尿道炎,那就得注意了
当患者初次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将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综合判断、诊断,给予相应治疗。 尿路感染患者应优先考虑就诊泌尿外科、肾内科、感染内科,女性可选择妇产科。 尿路感染治疗主要注意的是,坚持用药抗感染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果感染反复发作,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去除诱发因素。多饮水,勤排尿,发热者给予容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不要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适当锻炼,提高机体。
尿路感染治疗原则
治疗时应遵循下列原:
首先按常见病原菌给予敏感抗生素。
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当出现排尿不适,疑有尿路感染发作时,应先保留尿标本(作细菌培养用)后再服药,如先擅自服药再留尿标本,则细菌受抑不易生长,容易造成“假阴性”。
下尿路感染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药物可在尿液中具有很高的浓度,但其血药浓度较低,故仅用于治疗下尿路感染,而不能用于治疗上尿路感染。
左氧氟沙星和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均高,既可用于治疗下尿路感染,又可用于治疗上尿路感染。
疗程要足够。
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 10~14 天。
当病情反复发作,或病情较重时,抗菌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
一般在症状消失、尿中白细胞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 5~7 天后停药。
少数情况下,经 2~4 星期的治疗仍不足以缓解症状时,可采用长程抗菌疗法。
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
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坚持停药后的随访。患者在停药后的第 1、2、4、6 星期,复查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
如多次结果均为阴性,可以认为该病已经治愈。
如果再次有尿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培养阳性,则应重新给予抗菌治疗。
如反复发作,可采用长程抑菌疗法。其目的不是完全杀灭细菌,而是抑制细菌生长,使尿中细菌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不会引起复发。
本文是张正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