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毓晖
韩毓晖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内科

刚刚:诊断糖尿病,多了一个标准?

1263人已读
在2020年11月25-27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4此全国学术会议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发布。在更新发布的指南中,有糖尿病患病率的统计更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要点,有糖尿病诊疗路径的更新等等。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我所关心的是,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在指南发布后,诊断糖尿病,又多了一个新标准?


一、糖尿病的老标准长啥样?
有了新标准,肯定要提到老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糖代量试验中2小时的血糖值,三个血糖标准中只要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只要经过再测一次证实,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不多废话,直接上图一看便知!
1.jpg




二、糖尿病的新标准有啥变化?
其实和老标准相比,以前的诊断标准没有变,只是在更新的指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而这一标准定为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再来一个图,和上图对比你就明白了!

2.jpg


三、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本来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蛋白质,但和血糖的结合就会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结合的多少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可以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高低。因为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过程缓慢、持续不可逆,而且血红蛋白的寿命约100天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医生经常强调,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3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

3.jpg


四、国外的诊断标准有糖化血红蛋白吗?
检索一下文献,发现最近几年,美国、欧洲、日本,乃至WHO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且大多数以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我国新指南把诊断标准中加入糖化血红蛋白,很大原因也是为了优化诊断标准,控制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漏诊,接轨世界标准!

4.jpg

五、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新标准!
对于很多血糖高低不定,不能定性是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人来说,或许以后增加这个标准,会更加直观的免去质疑的烦恼。而且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近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和采血前是否服用降糖药,甚至和采血前是否吃饭等都关系不大,可以随时随地检测,不受诸多限制,会更方便糖尿病的定性诊断。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其实即便是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抑或是糖代量异常,都只是一个需要我们警惕和重视的信号!

如果只是为了诊断而诊断,这样的标准也没有什么用!大家说是不是呢?


文章转自:陈大夫讲故事 心健康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韩毓晖
韩毓晖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