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宜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扩散!这样喝酸奶=喝糖水!致娃龋齿!肥胖!90%爸妈都错了!

发表者:岳宜寰 人已读

说起酸奶,那在奶制品界可以算是男女老少心中的“团宠”了!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健康食品,相比牛奶,更适合乳糖不耐受的宝宝。


特别是进入到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喝酸奶可以帮宝宝缓解咽炎、扁桃体炎或是口腔溃疡带来的不适。


而且酸奶具有高钙的特点,同等重量下酸奶的含钙量比很多食物都要高。

1607606234.png

当然了,酸奶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但前提是你得买到真正的酸奶!


如果不小心买了“假酸奶”,不但没营养,还可能导致娃龋齿!肥胖!


那爸妈该如何分辨,手里的酸奶是真是假呢?

市面上的“酸奶”五花八门,一进到超市,只要和“乳”字沾边的,都会被商家统称为“酸奶”!


但实际上,有些产品可能只是披着“酸奶外衣”的糖水而已。


比如下面这瓶写着“乳酸菌饮料/饮品”字样的酸奶。

1607606235.png

科大大之前跟大家说过,配料表中成分的顺序越靠前,说明含量越多。


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款“酸奶”中的水和糖才是老大。


不光大摇大摆地排在了奶前面,就连后面浩浩荡荡的一干小弟都是“糖”家人。


分明是一瓶糖水嘛!

1607606236.png

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被称为“空白能量”,会增加娃龋齿和肥胖的风险。


而且乳酸菌饮料/饮品中的营养成分也非常少,假酸奶无疑了!

1607606236.png

那一瓶真正的酸奶应该符合什么标准呢?


跟科大大牢记这4大特征!


①不含游离糖


科大大这里有2个判断含糖量高低的好方法,爸妈快查收!


方法1:看排行


如果配料表中糖的排名特别靠前,就可能含糖量高,不建议给孩子食用。

1607606237.png

方法2:看碳水化合物


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话,一般意味着添加糖含量也高。


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咱们大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起码要小于12g/100g。


②蛋白质不低于2.9g/100g


按照国家标准奶制品蛋白质要求,蛋白质不低于2.9g/100g的酸奶,才是适合宝宝的酸奶。

1607606239.png

③生牛乳排在第一位


生牛乳说明足够新鲜,排行第一说明含量最多。


所以,购买时一定要选择生牛乳排在第一位的酸奶。


④生产日期近


发酵菌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减少,所以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近的、保质期短的酸奶,口感与营养价值更好。


当然了,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


接下来就跟科大大进入小超市,让我们一探究竟!


养娃可不能纸上谈兵,光背理论知识。


除了上面说的乳酸菌饮料/饮品是假酸奶外,还有哪些是不能给娃喝的呢?


跟着科大大逛超市,这就手把手教你看!


咱们先拿起一瓶带有风味字样的酸奶,这种酸奶是不是真的呢?


来看配料表!

1607606239.png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虽然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和科大大上面说的指标相差不多,但碳水化化合物的含量却非常高,因此不适合给宝宝喝。


而且一般来讲,酸奶一带上“风味”两个字,就代表还添加了其它东西。


比较常见的就是食品添加剂、营养添加剂、果粒、巧克力、坚果……

1607606240.png

这类风味酸奶原则上是不建议5岁以下孩子喝的。如果孩子嘴馋想喝的话,建议一天饮用不超过100g(大约一罐)。


最后,我们拿起酸乳/发酵乳。


看看这款酸乳的配料表!原来真正的“天选之子”在这里。

1607606241.png

看配料就是单纯的生牛乳+菌种!


而且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全部满足科大大上述的标准!是真正适合宝宝喝的酸奶。


如果爸妈们看了上面的挑选原则,还是觉得有些难度,那就记住这段万能金句:


给娃选酸奶,锁定酸乳/发酵乳,避开风味和乳酸菌饮料。

1607606242.png

①早上,建议不要空腹喝酸奶;晚上,喝完酸奶要刷牙。


②饭后半小时-2个小时左右喝酸奶,更有利于肠道的吸收。


③秋冬喝酸奶,加热温度不超过55℃


酸奶需要低温保存,如果担心太凉,是可以加热的。


加热方法:把酸奶在30-40℃的温水里放一会儿,中间注意频繁摇匀,等温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喝了。


④不建议自制酸奶


很多爸妈都在问科大大:可不可以在家自制酸奶给宝宝喝?


答案是不可以!


家中制作酸奶,一般不具备杀菌条件,无法完全避免微生物感染。所以,还是去正规超市购买酸奶比较放心。


今天关于宝宝喝酸奶方面的知识科大大就说到这里了!


看完记得给科大大转发+在看哦!


科大大给各位看官鞠个躬!

1607606243.png


本文是岳宜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