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永贺 三甲
李永贺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耳鼻咽喉科中心

给耳鼻“洗洗澡”,这些误区要避免

1760人已读

空气不好、环境污染,市民小刘总觉得鼻子和耳朵里脏脏的,想给耳鼻“洗洗澡”。上网一搜,有人说不用洗,有人说要洗,提供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小刘有点儿糊涂了,到底该不该洗,该如何洗?来听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李永贺教授支招。

mmexport1608602329727.png

盐水洗鼻注意浓度


鼻子是人体与外界空气接触的第一道关口,一旦空气不好或者雾霾严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觉得“鼻孔脏脏的”。其实洗鼻姿势不对,更容易受伤。

洗鼻

误区

mmexport1608602332481.png

1、棉签洗鼻

很多家长会拿棉花棒蘸点淡盐水给孩子洗鼻,这其实是错误的洗鼻方法。这样做最多只能清洁前鼻孔的区域,鼻腔黏膜基本触及不到,而且很容易碰到鼻腔前端的易出血区。不仅达不到洗鼻的效果,还存在诱发鼻出血的风险。

2、滥用喷鼻药

有些人因经常鼻塞,常年使用一些含有药物成分的喷鼻剂,但不当使用有时会对鼻黏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产生药物依赖。刚开始时一用就感觉很舒服,但一不用症状就恢复;时间长了,可能再怎么用也不见效。因此在选择喷鼻药前一定要先咨询专科医生。

用盐水洗鼻

效果更佳

李永贺教授表示,在正常的空气情况下,普通人是没必要清洗鼻腔的,但若在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中,鼻部干燥特别是鼻部已有不适症状的患者,可酌情冲洗鼻腔,一天一次即可。

清洗鼻腔前要洗手,最好采用专用冲洗器冲洗鼻腔。在清洁鼻腔时,采用盐水效果更佳,特别是专用的高渗海水,可提高黏膜纤毛清扫率,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减少分泌物,增加鼻腔通畅程度,帮助炎症及黏膜的修复。

但盐水浓度也不能过高,以0.9%~3%左右的生理盐水为宜。有研究表明渗透压过高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鼻腔纤毛功能损害。所以切不可自作主张,自配盐水时过多地加入食盐,否则可能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永久性损伤。

经常掏耳小心酿祸

耳朵是最脆弱的器官之一,人到中老年,听力容易退化,实际上部分人很有可能就是由于不健康的卫生习惯所导致的。

洗耳

误区

mmexport1608602335043.png

经常“挖耳屎”

很多人都喜欢“掏耳屎”,挖耳勺、竹签、长指甲……为了舒舒服服地掏耳朵,很多人会使用各种办法。但是,随意掏耳朵很容易导致耳道感染发炎。耳道中的分泌物耵聍(俗称“耳屎”)可以阻碍异物进入耳道,保护耳膜,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如经常掏耳,容易诱发炎症,严重的还会损伤听力。

中耳炎患者

需定期清洗耳朵

中耳炎患者外耳道自净功能大多比较差,不仅易出现耵聍栓塞(耳屎堵塞),炎症明显时会有分泌物堆积,导致炎症难以消退及反复发作。

李永贺教授提醒,中耳炎患者应定期到专科就诊清洗。避免自己掏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盲目采用棉签等掏耳甚至会使分泌物堆积得更深。

中耳炎不是仅仅依靠清洗耳朵就能治愈的,因为中耳炎病变有逐渐发展加重的趋势,有可能引起耳聋、耳鸣、眩晕等众多并发症,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


李永贺
李永贺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耳鼻咽喉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