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下揭盖造袋术微创治疗鼻前庭囊肿
1 什么是鼻前庭囊肿?
鼻前庭囊肿是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
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见,尤其是30-50岁。
左右侧鼻腔均可发病,双侧同时发病的概率约为10%。
2 为什么会得鼻前庭囊肿?
目前鼻前庭囊肿的形成原因有两种学说:
1.腺体潴留学说
由于鼻腔底的黏膜腺腺管因各种原因发生阻塞,以致腺体分泌物潴留而成囊肿,所以被认为是潴留囊肿。
2.面裂学说
胚胎时期,在上颌突、内侧鼻突的球突及外侧鼻突等各面突接合处因发育而形成的裂隙内有胚性上皮残余,发展后形成面裂囊肿。这一学说目前接受的更多。
3 鼻前庭囊肿有什么表现?
鼻前庭囊肿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
待囊肿长大,一侧鼻翼附着处、鼻前庭内或梨状孔缘前外方可触及弹性而柔软的肿块。患者可有同侧鼻腔呼吸受阻,鼻内或上唇发胀。
如继发感染,引起肿物增大及疼痛。
CT或MR检查可见梨状孔底部局限性类圆形软组织影。
4 鼻前庭囊肿该怎么治疗?
目前公认手术是治疗鼻前庭囊肿最主要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为经口腔的唇龈沟切开切除囊肿,可经口前庭唇龈反折处做黏膜横切口,仔细剥离,切除囊肿,囊肿完整剥除者术后不致复发。如术中囊肿破裂或怀疑囊膜切除不彻底者,应将相应部位的鼻底黏膜切成带蒂黏膜瓣,填入其下空隙,并用凡士林纱条由鼻腔向创腔填压。
这个手术入路缺点是:① 术中分离困难,完整切除囊壁也很困难;② 术后容易引流不畅引发面部感染;③ 术后容易出现面部麻木和肿胀;④ 术后有出现口鼻瘘的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大家开始使用鼻内镜下揭盖造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
5 什么是鼻内镜下揭盖造袋术?有什么优势?
鼻内镜下揭盖造袋术就是在鼻内镜直视下从鼻腔把囊肿上面的黏膜及其囊壁一起切除,吸出囊液,这样囊肿剩下的空腔与鼻腔形成一个共同的腔隙,看起来就相当于一个口袋,所以我们称为揭盖造袋术。不过这个坑半年左右就会因为慢慢上皮化而被填平。
这个术式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 手术在内镜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② 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术中出血少、创伤小;③ 手术腔道无需使用绷带加压包扎处理,术后患者痛苦小、反应轻、恢复快,不影响术后进食;④ 不会影响鼻腔功能,无口鼻瘘的风险。
本文是孟令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