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就诊注意事项
又到了呼吸道感染增多的季节,门诊量明显增加,孩子们的就诊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如何让本来病史就偏长,还带着诸多检查单过来的爸爸妈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描述清楚病程及治疗情况,帮助医生尽快了解并提出诊疗方案,我有一些就诊时的建议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1.做好就诊前准备,对于经常需要返院规范治疗的血液疾病,如ALL、AML等,医生一般都发了随诊的表格,另外由于规律住院,病情往往都比较了解,所以就诊不困难。而有些类型不需要经常住院,但需要经常门诊复诊,比如ITP、AA等,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到过很多家医院,问过很多个医生的家长,病史复杂,短时间难以描述清楚,强烈建议提前记录,一定有助于医生清楚的了解并做出更合理的判断。以血小板减少(ITP)为例,表格如下:
这个表格需要说明的是,骨髓报告和风湿系列等特殊检查的结果最好能提供原图,可以拍照片存在手机里,这样可以让医生清晰且快速的判断病情。我个人最受不了的是用就诊医院的APP查化验单,一张简单的血常规三页都显示不完,而且看了后面忘前面,效率非常低,所以建议血常规可以整理成表格,特殊检查结果拍照片或打印出来,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治疗用药在表格标清楚,就可以最大程度得让医生一目了然,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判断上,如果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翻页,就诊效果可想而知。
2.如果可以的话,家长朋友尽可能准确反应疗效:孩子都用过什么药,效果怎样,有没有其他干扰因素(比如感冒时很多ITP的孩子血小板会出现波动,减量就需要谨慎一些),这些都是需要准确提供给医生的信息,因为ITP存在一线,二线等多种治疗可选择,再障也要评估环孢素的效果以决定是否继续还是停药,这些都依赖于家长朋友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描述吃了小白药片或者吃了很多中药具体不知道是什么的治疗史,无法给孩子提供任何帮助。
以上是ITP、再障等需要经常复诊的孩子,作为父母可以一起完善的就诊前准备,希望可以有所帮助,其实其他类型的孩子就诊也可以作为参考,总而言之,全面准确地提供资料,对医生做出合理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是张爱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