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肢端肥大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决定因素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的、以高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血症及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血症为特征的、难治性内分泌系统疾病,95%患者合并有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长期高水平GH及IGF-1刺激机体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面容改变、手足肥大)及多系统合并症(如心肌肥厚、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及心理改变等)。以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社交,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患者治疗后三大重要指标之一。经过成功治疗(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或放射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血循环中GH及IGF-1水平可显著下降,患者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可明显缓解。有报道显示,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后也可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也有研究显示,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并未较治疗前有改变。因此,现有关于肢端肥大症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变的研究并未达到统一;另外,现有研究均为小样本,增加了结果的假阴性率及偏倚,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可验证既往结果。
目前,已发表的关于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绝大多数来自于欧洲国家,来自中国及亚洲国家的研究严重不足,仅见于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小样本研究。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并拥有世界最大人口量,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可以更全面的反应亚洲肢端肥大症患者人群的现状。遗憾的是,目前仍没有来自中国的大样本研究,其他国家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幸兵教授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中国罕见病联盟等机构,基于中国肢端肥大症病友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romegaly, CAPA),向全国范围内29个省及直辖市及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CAPA的注册患者发放网上问卷调查。对比了治疗后达到内分泌治愈患者与未达到内分泌治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以评价生化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了治疗后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以评价治疗后生活质量是否可以完全恢复至健康人群状态;最终全面收集了患者的临床信息、随访时的症状及合并症、整体治疗方案、随访结果等,以分析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恢复与否的相关及决定因素。
本研究中应用的生活质量评价表格包括3类:1)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acromegaly QoL questionnaire, AcroQoL)、欧洲生活质量5维问卷(5-level 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 EQ-5D-5L)及十二条生活质量简易问卷(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12)。其中AcroQoL为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特异性问卷,后两者为普适性调查问卷。
本研究共纳入了资料真实且完整的生活质量问卷及相关资料327份。纳入的32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9.2岁,男女比例为38.5% vs 61.5%。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周期为10年,其中52.9%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达到内分泌治愈。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术后达到内分泌治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未达到内分泌治愈的患者,表现在AcroQoL所有维度、SF-12多数维度及EQ-5D-5L的疼痛/不适维度及焦虑/抑郁维度。2)治疗后患者不论是否达到内分泌治愈,其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水平。3)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相关:随访过程中患者的伴随症状及合并症是治疗后生活质量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症状越多、合并症越复杂,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病程中接受药物治疗(尤其是生长抑素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预测因素。4)相比于男性患者,女性肢端肥大症患者在治疗后的生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较低。
本研究结果发表在内分泌代谢学权威主流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 (IF = 5.399) 2020 Oct 20: dgaa750. doi: 10.1210/clinem/dgaa750

本文是幸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