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华 三甲
陈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以打破足溃疡截肢魔咒?

4060人已读

关于糖尿病足的知识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10.9%,其中2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常规截肢患者中50%的原因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患者一旦截肢后其五年生存率不足50%,比一般的实体癌症还低!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就意味着患者向死亡的终点加速前行。目前糖尿病足创面的常规治疗主要是在抗感染和下肢血运重建基础上,进行伤口的清创和负压引流。但是具有创面愈合慢,花费大,截肢率高等缺点。

骨搬运技术的由来


糖尿病足溃疡难治性使患者常面临截肢的风险。而专家们也在不断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骨科医生Ilizarov 通过研究提出“张力-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 stress,LTS),即缓慢持续的牵伸会激发细胞增殖和生物合成功能,使组织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调动组织自然修复潜能。胎儿胚胎时期血管神经的发育也是依照“张力-应力”发生发展的。生物组织缓慢牵拉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骨髓腔血运丰富,通过骨块的搬运,使得骨髓腔内重新生成一套微血管系统,并与肢体末端微细血管融合,从而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并使因血管闭塞造成的组织坏死趋于缓解直至痊愈。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的原理

骨搬运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分为纵向和横向骨搬运两类,其原理是通过缓慢持续的牵张力刺激,促进局部骨、软组织及血管的再生及再通,改善组织微循环,恢复肢体供血与供氧,促进创面愈合。横向骨搬运技术目前正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办法。横向骨搬移治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微循环的再生与重建,从而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使缺血坏死创面得到控制,直至痊愈,可减少截肢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通俗一点的说法

糖尿病患者下肢及足部的血供情况很差,局部组织缺乏足够的血供和营养,伤口愈合的能力降低,导致溃疡迁延不愈。改善下肢溃疡的一个途径就是改善血供,例如下肢血管的介入治疗。而本文提到的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则是一种更为创新的技术,通过对胫骨上一块横向骨进行缓慢持续地拉伸,产生一定张力(如下图),激发机体的自我修复潜力,使局部的细胞新陈代谢活跃,促进局部组织和血管生成,从而改善组织微循环障碍,恢复下肢的供血和供氧,促进溃疡愈合,避免截肢。

mmexport6345349c3a1c289d729de4862ef8b2ab.png

微创胫骨开窗+横向骨搬运术的优点


1、简便、易操作;


2、创面小、病情改善快;


3、减轻慢性溃疡痛苦,提高保肢率;


4、提高生活质量;


5、复发率低。

骨搬运技术治疗足溃疡成功的案例


近期,我院接受了一名糖尿病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由于数十年糖尿病高血糖导致双下肢动脉广泛动脉粥样硬化,足跟部缺血坏死。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大手术,六院骨科创面组、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组的陈华主任决定给患者实行微创胫骨开窗+外支架横向骨搬运。


术后方案:术后7天开始搬运,一天一毫米,分4-8次完成。牵拉14天,压回14天。等骨折长好再拆架子。


骨搬运后第二天,患者原来冰冷的足部就感到发热,皮温升高,创面逐渐缩小,一个月后患者创面基本结痂愈合,腿保住了,打破了截肢的魔咒(见图)。

mmexport1527bf5380848b87376d24cb23e653fa.png


mmexportf27119fd33981703c284c51d9e501dd7.jpeg

mmexport6791862f2b27adc2602c8c286f7c3939.jpeg

当笔者问及这种新技术是否能根治所有的足溃疡呢?陈华主任医师提醒: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闭塞引起的下肢坏死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大部分患者只能通过截肢的方式来阻止病程发展及恶化。胫骨横向骨在搬移过程中,机械牵引力刺激血管再生,改善组织微循环,使足背溃疡获得血供,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完全修复。只是适用于一部分慢性并发症严重、主要脏器功能有问题、不适合大的清创和杂交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能否完全愈合还要是患者的基础病情。因此,有本文类似情况的患者,不妨来六院陈华足病门诊,咨询糖尿病足团队的骨科医生!


陈华
陈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