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史济洲 三甲
史济洲 副主任医师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儿外科

肠套叠有哪些常见表现呢?

2128人已读
mmexport1610076651999.jpg

门急诊上有许多家长因为宝宝莫名的哭闹或拒食而就诊。


“我家宝宝今天一直哭闹,这是怎么了?”


“我家宝宝平时挺乖的,今天不知道怎么了总是闹”


“孩子总是说肚子不舒服,会不会是肠绞痛?”


“孩子今天不爱吃东西了,还吐了两次”


“宝宝肚子不舒服,老是哭闹,大便还有点带血”


如果宝宝有上述的症状就要警惕了,这个很有可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肠套叠

mmexport1610076698750.jpg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肠子套肠子,通常是较细的小肠套入较粗的大肠。


肠套叠最多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但也依然要警惕这种疾病。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mmexport1610077416757.jpg

肠套叠的表现有哪些呢?

(1)阵发性哭闹:宝宝表现为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哭闹时成蜷缩状(将膝盖向胸部靠拢)。腹痛让孩子哭得非常大声,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暂时安静几十分钟,再次剧烈哭闹,如此反复发作。阵发性哭闹是因为严重剧烈腹痛与无痛期交替。疼痛发作与肠蠕动间期相一致,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疼痛,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


(2)呕吐:腹痛发作后不久便发生呕吐,初为奶汁或其他食物等胃内容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

(3)果酱样血便:病初时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少数婴儿来诊时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


(4)腹部肿块:在哭闹的间歇期检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

☆需要注意:当宝宝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差。说明肠套叠已经影响到了全身,尤其是发生肠坏死时,有腹膜炎表现,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儿外科 史济洲)


史济洲
史济洲 副主任医师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