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为什么会得肠套叠呢?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肠子套肠子,通常是较细的小肠套入较粗的大肠。
肠套叠最多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但也依然要警惕这种疾病。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我家孩子好好的,怎么会得肠套叠呢???
(1)饮食结构改变
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所以,平时好好的孩子也会突然得这个病。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3)病毒感染
有很多研究发现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所以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性疾病都能导致肠套叠。
(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5)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
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肠息肉、肠腺肌瘤等都会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这种的肠套叠一般会反复发作。
(6)遗传因素
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儿外科 史济洲)
本文是史济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