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谔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一例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手术分享

发表者:徐谔文 人已读

女性,32岁,右甲状腺内囊性占位,5X4X3cm。

2021-01-08全麻下行(胸壁)腔镜下右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准备:垫肩、举颌,“大”字形体位,头高脚低15度。

1610112746.png

图1

1、双乳晕上缘(5mm)、胸骨右旁(10mm),三处切开皮肤,于皮下脂肪层向上穿刺置入操作孔,至胸骨上窝回合(如图1)。

此处难点和反思:此病人a距较长,导致b线和c线夹角过大,腔镜下操作难度增加。或可适当将双乳晕上缘切口,改为双乳晕内侧缘切口以减小夹角;另外,b线与d线过近,导致主刀右手主操作与镜时有干扰,可将镜孔移至胸骨左旁,依靠镜的30度斜面也能保证右甲状腺区视野。

此患者脂肪层较厚,穿刺相对疏松、容易,但是镜下并非完美的“脂肪下-肌层前”,故而在分离颈部甲状腺区皮瓣时“宁深勿浅,见肌行事”。在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群表面分离皮瓣,随时可在体表定位,以确定分离皮瓣的方向和范围。

1610112748.png

图2

2、切开颈白线后,初步钝性游离右侧甲状腺,右颈侧穿刺置入甲状腺腔镜拉钩。充分暴露后,离断右甲状腺下极血管等结缔组织,进一步钝性分离游离甲状腺外侧疏松部分,增加甲状腺活动度。

此处难点和反思:本次使用的甲状腺腔镜拉钩,直径1mm,硬度好,有手柄,易于握持。但尖端并不锋利,虽然在腔内不易造成损失,但是穿刺破皮困难,需锐器破皮后方可置入。

3、根据术前CT,已基本定位肿瘤位置。自下极内侧切开甲状腺组织,在气管旁自下而上锐性切开,见肿瘤囊壁显露,再紧贴囊壁自下而上分离,并将肿瘤向上翻起,顺势分离其背侧和外侧;将肿瘤向外侧牵拉,分离其上端,逐渐完全切除。分离步骤见图2。

此处难点和反思:此肿瘤较大,张力较大,贴壁分离时钳夹牵拉困难,终于破壁、有褐色囊液流出,吸尽后反而易于牵拉切除。但如果是实性肿物,则肿瘤破损、瘤物质破损不堪,视野和边界更加难以确定,手术难度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损伤风险也随之增大。故尽量不破损瘤体,左手分离钳改钳夹为“张爪拨挡”,适当采取左手分离操作。

4、甲状腺创面止血,背内侧和内侧入喉区止血需谨慎。将标本置入取物袋中,镜孔处取出。见标本囊壁完整。所有切除操作均在右甲状腺体内进行,右甲状腺正常组织保留,故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风险较低。

5、残腔冲洗,缝合颈白线,放置残腔引流管,撤去操作卡,缝合操作孔。

此处难点和反思:颈白线缝合时避免缝至甲状腺组织。缝合技巧还需磨练纯熟。


用时3小时,未能录像,仅以图文记录。感谢镜手母医生、祁主任的默契合作,感谢麻醉师和手术护士的倾力协助,得以顺利完成此例手术。


本文是徐谔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