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不仅痛,还会残
2020年8月份的1个周一上午,25岁的小伙子一瘸一拐来到亭林医院内分泌科专家诊室,满脸的痛苦,他指着自己的左脚大脚趾说,昨天半夜里这个地方突然剧烈疼痛,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今天急着来看门诊。医生通过仔细询问了解到患者发病前一天晚上喝了酒,再看了看患者的左足第一趾跖关节明显红肿热痛(图1),这是典型的痛风发作啊。经过沟通,患者同意住院观察,入院后立即给予“尼美舒利”和“秋水仙碱”消炎镇痛治疗,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床走路了(图2),化验结果不出意外,显示血尿酸高达665μmol/L(正常范围:120~420μmol/L),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 11.3mg/L(正常<5mg/L)也明显升高,证实了的确是痛风,第三天患者就出院了,患者带着住院期间学到的痛风相关防治知识满意地回家了。
图1.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 图2.消炎镇痛治疗后红肿消退
下面这个患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患者,30年前他和这位年轻的患者一样,第1次痛风发作时也很紧张、很重视,以后就变成“老油条”了,每次发作时就吃点消炎止痛药,平时不发作时既不检查也不吃药。此次是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不好了才迫不得已住院的,入院检查时可见患者的手脚变形、长满痛风石(图3、4),已经严重影响到穿衣吃饭和骑车走路,这是长期高尿酸血症没有得到控制的后果,由此可见,了解疾病的知识、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多么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从以前的少见病变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尿酸是细胞核分解后的代谢产物,所有动植物细胞破坏以后均会产生尿酸,如果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减少,血液当中的尿酸就会升高,升高到一定水平(>420μmol/L),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关节,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如果尿酸未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反复发作,会引起关节的破坏和痛风石的形成,最终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尿酸如果沉积在肾脏,会形成肾结石和导致肾功能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引起肾衰竭和尿毒症。如果发现了高尿酸血症,就应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戒烟戒酒(尤其白酒和啤酒)、多饮茶或白开水,不能喝果汁饮料,控制肉类、内脏、海鲜、火锅等食物。适当运动和减轻体重,轻度高尿酸血症,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不吃药也可以恢复正常。如果
图3.右手痛风石和畸形 图2.右足踝痛风石和畸形
血尿酸很高,比如血尿酸>540μmol/L,一开始就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果有过痛风发作或肾功能减退的病史,需要终生服用降尿酸药,而且血尿酸一定要达到目标才能防止痛风的复发和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痛风者血尿酸一定要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痛风石形成者,血尿酸一定要降到300μmol/L以下。不同的降尿酸药各有特点,具体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选择,病人需要做的就是多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亭林医院大内科 赵家胜
2021年1月10日
本文是赵家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