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原因
谈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是如何工作的。正常人体在食管和胃连接部存在的食管下括约肌、膈肌脚、膈食管韧带等,可以抵抗反流物的“逆袭”。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下括约肌,它就像食管和胃连接处的一扇门,在正常进食吞咽时,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这扇门即打开,食物得以进入胃内。其余多数时间,这扇门是关闭的,以防止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这扇门(即食管下括约肌)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在于这扇门关得不密实,即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了。
正常状态下食管括约肌是松弛的,不会反流,但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可导致反流的发生。当胃酸反流到食管里,甚至反流到咽喉、鼻子、气管,都会引发一系列食管外症状。
病理因素:
食管下裂孔疝、老年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炎症、肿瘤、术后等;
生理因素:
饱食腹胀、肥胖、胃液容易反流、心因性因素、吸烟、药物(松弛平滑肌药、舒张血管药)。
此外,肥胖者睡觉打鼾亦会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因为打鼾会导致血氧低,进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打鼾和反流性食管炎可互为因果,继而互相影响加重,肥胖者尤为要警惕。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多,易误诊
如何发现自己得了反流性食管炎?该病有何“蛛丝马迹”?其实,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寻。
因食管不能耐受胃酸,一旦胃酸反流,盐酸和胃蛋白酶进入食管,将其粘膜腐蚀,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反流和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症状,80-90%的患者都会出现。部分些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饱胀、腹部不适,还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干、咽堵塞感、哮喘、慢性咳嗽、鼻咽腔症状等。
本文是丁元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