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恼人的冻疮小知识
“天气湿冷,又要长冻疮遭罪了”。相信很多人都得过冻疮。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让冻疮更折磨人。那么什么是冻疮?又怎么能不得冻疮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冻疮小知识。
首先来说,冻疮是什么?
冻疮是一种好发于冬季的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由于寒冷、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异常,容易复发。
什么样的人好发冻疮呢?
长期处于寒冷与潮湿的外界环境的人群易发生冻疮。自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女性、儿童肢体末梢循环常较差。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本病诱因。因此,这些群体更需要关注并预防冻疮。
冻疮表现如何呢?
冻疮好发于本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比如耳部、鼻部、面颊、手足等。表现多为一个至数个红色至深蓝色斑疹、丘疹或者结节,严重时会出现水疱、坏死、溃疡,甚至继发感染。自觉瘙痒、烧灼感、肿胀或疼痛。
起了冻疮如何治疗呢?
受冻后,首先应脱离低温、潮湿环境。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对于轻型的冻疮,可不治疗,防寒保暖,注意观察即可。饮食方面可以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而若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则需及时就医,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治疗通常以外用药物为主,病情严重者配合口服系统药物治疗。如冻疮处表皮完整,可擦保湿乳液等护肤品或者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辣椒酊、冻疮软膏等药物,瘙痒和肿胀明显的也可外用激素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等等。如局部有感染表现,可外擦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硝苯地平、烟酰胺等改善循环的药物。每日还可配合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对于一些网上的偏方,不要轻易相信,有可能会产生刺激过敏和感染。
那么如何预防冻疮产生呢?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1、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2、注意防冻、保持局部温暖,特别是手、足、耳、鼻等肢端等暴露部位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潮湿的环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诱发冻疮的发生,保持局部干燥可预防冻疮的发生;3、平日可涂护肤霜多加防护。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衣服、鞋袜要穿暖和,不穿过紧衣物、鞋子以及袜子,会使得末梢血液循环不畅,这样反而易生冻疮。4、尽量不要吸烟,因为吸烟对肢端血液循环有影响。5、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6、容易长冻疮的人可以每天坚持温热水泡脚,以确保足部血流畅通。还可在提前用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最终给大家一个建议,想要解决冻疮问题,合理的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是苏东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