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膜出血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有病人过来说:“医生快看看,我的眼底出血了,怎么办啦?”电筒一照,发现就是白眼仁红了一片。其实,这不是眼底出血,这是结膜下出血,并无大碍。今天,屈目匠就来说说这结膜下出血吧。
结膜下出血是由于结膜(就是白眼仁)细小血管破裂导致白眼仁发红的一种常见眼病,常见于秋冬节季,由于天气干燥,血管更容易破裂。
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白眼珠发红,点状、片状甚至全周出血,早期为鲜红色,随着病程变化,逐渐变成暗红色、棕色、黄色,吸收后一般不留痕迹。一般无自觉症状,照镜或者别人发现,少数患者有轻度异物感,视力不受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为自发性出血,也就是找不到明确病因。老年、负重、剧烈咳嗽、喷嚏、便秘、熬夜等为常见诱因。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破裂;患有血液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容易反复发作;长期口服抗凝药患者也容易发病。除了自发性出血,还可见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眼外伤和眼部手术后。
出现结膜出血时不用紧张,少量出血者无需治疗,一般7-10天可自行吸收;出血量较多时可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红药胶囊等药物促进吸收;反复出血者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比如抽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监测血压等等。
屈目匠提醒:早睡早起、规律生活、营养均衡、多摄入维生素,避免剧烈咳嗽,防治便秘等可以减少结膜出血的发生。另外在使用热空调时放一盆水以减轻空气干燥也有一定作用哟!
小福利:眼底出血是指视网膜出血,一般有明确病因,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血液病、肾病、或者感染性眼病,最大的特点是影响视力,甚至视力丧失。以后可别再把结膜出血认为是眼底出血了哟!
本文是屈晓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