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合利 人已读
想要了解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情况,首先要需了解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危险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计数,及肿瘤原发部位、基因检测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原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在无转移的情况下,极低、低危患者很有可能获得根治。一项包括欧洲4个国家24家医院近400位接受手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SSGVXII/AIO),伊马替尼用于辅助治疗手术切除后的中高危GIST后,其总体5年生存率高达92%(术后服用伊马替尼3年)和81.7%(术后服用伊马替尼1年)。
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分为两类,一种是首次诊断就被医生判定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二是已经切除了肿瘤的患者再次出现复发的患者。即使是晚期间质瘤,超过80%患者可能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中获益,中位生存时间超过5年,其预后与KIT/PDGFRA基因分型相关。总体而言,间质瘤的恶性程度并没有胃癌、肠癌的恶性程度高,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友,即使是晚期,也要积极配合治疗!
(注:总生存期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中位生存期又称为半数生存期,表示有且只有50%的个体可以活过这个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是指由随机至第一次发生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5年生存率是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
本文是刘合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