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范松 三甲
范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

接受免疫治疗后,肿瘤复发了,再接受免疫治疗有用吗?多篇研究告诉你答案

4639人已读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复发是一个相当可怕的词汇,约80%的肿瘤患者都是死于癌症复发。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某种治疗比如放化疗或者靶向药之后,如果肿瘤出现耐药,再次复发,就意味着这个疗法失败了,患者需要接受别的治疗方式。


比如使用靶向药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肿瘤复发,那么很大可能就是肿瘤又进展出新的方式来对抗靶向药治疗。而且,在最新《Cell》杂志上,还发现当进行化疗的时候,肿瘤细胞可以像熊一样进行“冬眠”,这样在化疗的时候中肿瘤确实检测不到,但是化疗结束,肿瘤又像春风吹不尽的野草一样重新生长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10131150558.png

文章标题:Colorectal Cancer Cells Enter a Diapause-like DTP State to Survive Chemotherapy(图片来源:《Cell》官网)


无论是放化疗还是靶向药,肿瘤在治疗后发生复发,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更换新的方法但是出人意外的就是:肿瘤逃脱免疫治疗后,似乎再次使用免疫治疗依旧有效。


这个现象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患者群体中就已经被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停药,不幸的是,停药之后,患者的肿瘤再次复发。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患者继续使用PD-1/PD-L1抑制剂之后,肿瘤又得到了控制,而且这并不是个例。


在此前CheckMate025的临床试验中,一共有406位肾癌患者接受了PD-1抗体O药治疗,有31位患者之前用药后肿瘤明显缩小或许消失(PR/CR),但是后来又进展的患者在继续使用O药,结果依旧有28%的患者肿瘤得到控制;而在另一项PD-L1药物T药的研究中,PD-L1抗体耐药之后,继续用药,结果有56%的患者肿瘤得到控制。


微信图片_20210131150606.png

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当然,除了PD-1/PD-L1抑制剂之外,其他的免疫疗法治疗后复发,继续治疗会有效吗?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中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患者,往往都是晚期复发难治的血液肿瘤患者,但是CAR-T细胞疗法依旧可以有很高的治疗缓解率,整体的缓解率可以到80%~90%,在2020年的ASCO会议上,甚至有100%缓解的数据。


微信图片_20210131150615.jpg

T细胞攻击癌细胞(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但是初始的缓解率并不代表患者一定能够长期生存,根据ASH会议上公布的最新的CAR-T细胞疗法的长期跟踪数据显示: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为44%,这个数据虽然在原有的治疗数据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意味着4年内依旧有很多患者复发。那么,复发后,患者再接受CAR-T细胞治疗,会起效吗?


这个答案,近期发表在ASH旗下《Blood》杂志上的最新的一篇名为“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utcomes after a second CD19-targeted CAR T-cell infusion for refractory B-cell malignancies”的文章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微信图片_20210131150623.png

图片来源:《Blood》官网


研究人员对44位首次治疗无效或者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了二次治疗,在CAR-T细胞疗法输注治疗的时候,结果发现即使是复发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依旧有效,并且完全缓解的患者占比可以达到20%,可以说效果也相当喜人。


那么为什么和其他的疗法不一样,免疫疗法耐受后,继续接受免疫治疗,依旧有可能会起效呢?


这个问题或许就需要从免疫治疗的原理中寻找答案。和其他的疗法不一样,免疫疗法并不是直接针对于肿瘤细胞,而是通过解除免疫细胞受到的抑制或增强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其本身是借助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而这就意味着肿瘤对免疫疗法的“耐药”并不像其他疗法一样,可以“一劳永逸”,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地寻找消灭肿瘤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10131150630.jpg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当我们进行免疫治疗的时候,其实是在帮助免疫系统占据上风,消灭癌细胞。因此,在和肿瘤对抗的时候,我们给免疫细胞添加的助力或许就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战胜癌症,而胜利占据开启的钥匙,或许就是再给免疫系统来一个助力。


所以,不到最后不要轻易放弃,或许下一次的治疗就可能重新点燃治愈的可能,希望免疫疗法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战胜癌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范松
范松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