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郁林 三甲
黄郁林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480人已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这种病毒往往是成年人隐形感染并携带,多通过亲吻传给婴幼儿,又称为亲吻病。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曾经隐形感染过,身体内携带着EB病毒,具备传染给他人的能力。感染了EB病毒后,出现以发热、扁桃体咽炎及淋巴结肿大三联征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之前被称为腺热,因为既有淋巴腺的肿大,又有发热。

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 。在临床上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EB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中国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

EB病毒_副本.jpg

本病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 ~5 岁儿童EB病毒IgG阳性率达90%以上,但大部分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全年均有发病,似以晚秋初冬为多。一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目前认为,发病和免疫力弱无关,而是和感染的病毒量大小,病毒量大,超过免疫系统处理强度,或着和免疫应答强度有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_副本.jpg

儿童感染上亲吻病后,和感冒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基本一样,特别是发烧、咽峡炎是两者的共同症状,所以很多家长会误以为孩子是感冒了或扁桃体发炎了。但如果孩子除了有感冒的一般症状,如:咳嗽、流涕等外,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在发热后数天-1周出现。淋巴结更多在颈后出现,也就是胸锁乳突肌后面,呈对称分布。淋巴结不粘连,就是能活动,按压会有些痛的感觉,同时会有肝脾肿大等,而且孩子连续发烧超过三天的,就应该怀疑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了。另外,有的患儿可能在口腔的腭黏膜、颊黏膜上,会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也可发生到牙龈。有些患儿扁桃体上可出现白膜样附着,躯体皮肤可以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损害。这些情况都应到医院进行EB病毒的检查,以确诊是不是EB病毒感染

EB病毒抗体时间线_副本.jpg

血常规检查,在发病后的1-4周内,出现白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0%,数量大于4.5X10^9/L,同时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10%。异形的淋巴细胞主要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用来消灭病毒。EB病毒抗体在出现症状时,衣壳抗原(VCA)的IgM抗体和IgG抗体就出现,在病毒进入人体,潜伏期时就开始出现,在有症状时,更会出现。之后,早期抗原(EA)的IgG抗体也会出现,最后到症状出现后的6-12周,核抗原(EBNA)的IgG抗体才出现,这时已经基本没有症状了,病毒又进入了潜伏期了。所以,当衣壳抗原(VCA)的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同时核抗原(EBNA)的IgG抗体阴性时,提示EB病毒急性感染,这个最为明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自限性疾病,经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后,大多数病情均能缓解。一般1-2周就会痊愈。无需过度治疗。只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等,预后不良。

本病重在预防。EB病毒会随着口腔的唾液传播。儿童是EB病毒易感人群,所以,作为家长要尽量减少亲吻孩子。大家一起吃饭时,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使用公筷是非常必要的。


黄郁林
黄郁林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