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卢筱洪 人已读
https://mp.weixin.qq.com/s/7X_aDbPMnTJyfnqMKhT9ag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肥胖问题也随之而来。2020年12月23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1],中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形势严峻,表现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
从数据上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
RE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2]。根据内镜下食管病变严重程度,RE可分为洛杉矶分级(LA分级)A、B、C、D四级。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主要类型之一,约占GERD的30%[3]。RE可合并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被认为是一种更严重反流病的表现[4]。
RE在全球范围内较常见。2008年一项纳入19812例样本的中国大样本调查研究显示,中国人群中RE患病率为15.7%[5]。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导致RE患病人数众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健康负担。
充分的研究数据说明肥胖是RE的危险因素。一项纳入40篇相关文献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体型者,中央肥胖者发生RE的风险更高
RE的治疗目标是促进黏膜愈合、症状缓解[4]。然而,在治疗时症状缓解与黏膜愈合并不同步,半数以上症状缓解的RE患者黏膜未愈合[10]。若黏膜长期不愈合,RE可发展成Barrett食管,甚至癌变。研究显示,RE患者5年内发展为Barrett食管的概率是普通人的5倍[11],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1.3倍[12]。而在黏膜愈合的RE患者中,超过80%的患者获得症状缓解,故促进黏膜愈合是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RE治疗重要目标[4,13-16]。
胃酸反流是RE的重要致病因素,通过抑酸让受损的食管黏膜修复也成为RE的主要治疗方式。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简称PPI)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抑酸药物,也是目前RE治疗的首选药物。但PPI仍未能满足RE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PPI连续给药3-5天才达到最大抑酸效果[17];相关指南推荐,PPI治疗RE的疗程至少为8周。
PPI不能持久抑酸,夜间症状控制不佳,>80%接受PPI治疗的患者存在夜间烧心[18]。
PPI抑酸效果受餐食影响,需餐前服用,但超半数患者无法依从[19]。
接受标准PPI治疗的RE患者,黏膜愈合仍存在未满足的需求。面对RE的临床治疗困境,探索不同于PPI,且能达到起效迅速、持久抑酸、方便性好等效果的新型抑酸药物尤为重要。
如何进一步优化RE治疗策略?全新作用机制的抑酸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伏诺拉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伏诺拉生已于2019年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RE的治疗,并于2020年5月正式在中国商业上市,是首个进入中国临床的P-CAB。伏诺拉生在中国上市后不久便于2020年12月28日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更好地满足了中国患者对于伏诺拉生的需求。
伏诺拉生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钾离子的活性,抑制胃酸分泌。多项临床数据表明其具有首剂全效(第一天即可达到最大抑酸效果)[17]、持久抑酸(24小时强效持久抑酸,pH4 HTR高达95%)[20]、加速黏膜愈合和方便服用(每日一次,不受餐食影响)等特点。伏诺拉生独特的作用机制很好地克服了PPI的局限性,带给RE患者全新的治疗体验。
基于此,《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推荐PPI或P-CAB为治疗RE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疗程为4~8周[23]。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