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曹泽 三甲
曹泽 主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神经外科

3D打印与颅骨修补

1121人已读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技术,是以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塑料颗粒、生长因子、金属粉末及陶瓷等元素为源材料,通过材料的逐层打印、精确堆积,快速制造任意构型的数字化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通过控制孔隙率、孔隙分布及孔径尺寸,使植入材料拥有多孔结构,更接近人体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减少应力遮挡效应。从而促进自体骨与植入 材料更好的融合,提高生物组织相容性,并通过增加骨-材料结合位点,达到提高植入材料-自体骨的力学稳定性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材料的革新,3D打印植入材料已逐渐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现阶段临床工作中,多以数字化3D塑形技术代替,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其制备是以头部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获得与病人颅骨缺损外形符合的3D模型,通过计算机上的模拟测试,获得贴合程度满意的修补材料,再由数控铣床无模压制生产所需的颅骨修补材料。与传统手工塑形相比,数字化3D塑形技术耗时短、贴合度好,符合生理解剖形态,并且因为植入材料与骨窗边缘贴合度好,从而减少了钛钉的使用数量、术野暴露时间 及并发症发生率。

3D打印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与传统的颅骨修补材料、钛合金网板以及PEEK 材料等植入物的制备工艺相比较,3D打印技术突破了设计和传统制备工艺的瓶颈,通过数字可视化设计,大幅度缩短设计、制备周期,减少材料消耗率,且源材料不受限制。由于定制个体化,使3D打印制备的颅骨修补材料将能满足更多特殊要求、难度复杂的手术,并且具有以下优势:①术前可视数字化设计并制备完成修补材料,术中勿需塑形,缩短手术暴露时 间;②制备的修补材料个性化程度高,且快速成型,加工时间短;③数字化成型修补材料与骨窗贴合更理想,对位良好,改善外观;④3D打印技术将促成修补材料的轻量化设计逐渐科学合理,材料本身的多孔结构将促进术后成骨细胞的渗入融合,提高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少手术后排异反应。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曹泽
曹泽 主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