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肾脏病

肾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发表者:孔令新 人已读

关注肾脏病系列宣传手册(十一)

肾病科开展中医特色项目

功效与作用

适应症

禁忌症

中药足浴

益肾散寒、消肿排毒、

活血通络、透达筋骨

1.肾虚,畏寒者

2.不寐,畏寒者

3.双下肢水肿,伴麻木不仁

1.禁无水状态下工作。
2.请勿将重物放于其中。

中药灌肠

排毒、降浊、通便

慢性肾衰病、便秘

1.过敏体质者慎用。

2.孕妇禁用。

3.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禁用。

耳穴埋豆

平肝潜阳、益肾健脾、

调节胃肠、安神定志

耳鸣、眩晕、不寐、便秘、肢体麻木、四肢疼痛等。

1.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血友病。

2.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

3.有习惯性流产者。

艾灸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慢性肾衰病、癃闭、痹证、腹泻、腹痛等。

1.瘢痕处不宜灸。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3.安装心脏起搏器或金属件者禁灸。

针刺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扶正祛邪

各种痛症、不寐、癃闭、胃脘痛、便秘、眩晕等。

1.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及精神过度紧张。

2.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等。

火罐

逐寒祛湿、疏通经络、拔毒泻热、行气活血

外感风寒、头痛眩晕、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咳嗽气喘、腹痛、腹泻等。

1.凡局部有皮肤病或全身枯瘦,肌肉失去弹性者。

2.凡血管多、骨凸起、毛发部、心跳处、眼、耳、鼻、口与乳头等部位,均不可拔。

3.有高热、昏迷、抽搐、妇女妊娠期间及水肿、腹水、肿瘤等亦不宜应用。

中药熏蒸

补肾壮骨、发汗解表、

和卫散邪、疏通经络、

调气和血、解毒避秽、

防疫保健。

1.慢性肾衰病
2.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
3.腰酸背痛症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
2.严重出血者。
3.严重病危者。
4.痨病。
5.动脉瘤。
6.温热感觉障碍。

远红外线照射

1.消炎、消肿、镇痛。

2.提高身体含氧量,提高抗病力,延缓衰老。
3.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肝肾负担。

风寒湿痹、眩晕、腰腿痛、肢体麻木等。

1.肾衰、心衰。

2.一年内有出血史及有出血倾向者

3.危重病人,急症患者。

肾病科三项专科技术

一、中药足浴法

中药足浴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双足上有60余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依托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针对慢性肾衰病下肢水肿伴有麻木不仁者,消渴肾病伴有肢体麻痛者,我科发挥中药外用泡洗优势。开展“中药泡洗+足底反射”特色技术,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同时有利水消肿之效。

二、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是指应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日按揉2-3次,3天一次。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耳穴埋豆肾病科主要适应症:

便秘(大肠穴、直肠穴、便秘点);尿少水肿畏寒(肾穴);食少纳呆(脾穴、胃穴、小肠穴);淋证急性发作(膀胱穴、输尿管穴、尿道穴、外生殖器穴);焦虑、善太息(神门穴、心穴、神经衰弱穴)等。

耳穴埋豆禁忌症:

1.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血友病。

2.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

3.有习惯性流产者。

三、中药灌肠

针对慢性肾衰病患者,我科使用中药灌肠,通过药物在直肠储留吸收,发挥排毒、降浊、通便等功效,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慢性肾衰病患者中毒症状,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方药:生大黄30g 生牡蛎30g 桂枝30g

中药灌肠禁忌症:

1.过敏体质者慎用。

2.孕妇禁用。

3.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禁用。

本文是孔令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