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关注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

发表者:刘龙 人已读

厌学考试焦虑、上网成瘾、逆反、和父母对抗,甚至离家出走等不恰当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完成他主要的任务——学习。面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做好这两点,对孩子的行为改善并修正很重要。

学会沟通,父母的建议才有效

01、控制情绪,用平等尊重的态度沟通

父母劈头盖脸地指责孩子,只是发泄情绪,并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内在价值感降低甚至丧失。

02、先学会倾听,再接纳共情

当孩子说“我就是学不进去”、“我就是控制不住要玩游戏”时,不着急评判“你就是懒”、“谁学习不辛苦啊”,而是及时共情接纳,能让孩子升起去面对困难的力量。

03、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时可以说“我从一位老师那了解到一些方法,我们一起试一试,看看能否给你一些帮助?” “方法你了解一下,按你自己的节奏来调整,我们慢慢来,试试看。”

04、放大优点,提升孩子内在积极动力

适时表扬孩子最近好的表现,越具体越好。

放下控制,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事、自己的前途未来负责。放下掌控的第一步要先放下自恋,然后再放下权威

打骂训斥,孩子年幼弱小时无力反抗,但如果到了青春期,他就会像一根弹簧一样,你施压越大,他反弹越大,很多孩子就会出现叛逆、对抗,甚至与父母发生暴力冲突。

放下权威,家长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顾及他的面子和自尊,不随意斥责、羞辱、贬损孩子,给他选择的权利。

本文是刘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