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削足适履----儿童巨趾症
当我们穿着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漫步在大街小巷时,我们是否想到有这样一群孩子,对于他们来讲,穿鞋是一种梦想,这就是患有巨趾症的孩子。
儿童巨趾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8000,主要表现为一个或数个足趾异常肥过度生长,严重影响手足外观及功能的一种复杂手足畸形,其影响大、进展快、治疗方法复杂、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是儿童骨科疾病治疗中的的难题之一。
很多巨趾症儿童的手指或足趾的大小甚至数倍于正常的手指、足趾,对患儿的生活、心理及父母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巨趾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有关系,也有研究表明和基因突变有关系。该病无明显家族史,无明显异常因素。
上述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似乎巨趾症的诊断并不难,往往一眼就能看出,然而每个巨趾往往又有很大不同,分类的不同又和治疗方案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分类非常重要。根据每种巨趾的不同表现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纯性巨趾:是指从全身情况来看,仅有巨趾畸形,不合并其他部分的多发畸形或全身多系统的综合征。单纯性巨趾又可分为假性巨趾和真性巨趾。
1. 假性巨趾:是指受累足趾或手指仅软组织肥大,通常骨骼不受累,软组织肥大通常为软组织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动静脉瘘、淋巴管水肿等原因导致。
2.真性巨趾:通常骨骼和软组织同时增大,往往出生或生后不久出现多数,伴有神经纤维脂肪错构瘤。真性巨趾又可分为静止型和进展型。
①静止型:是指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发现手指或足趾增大,在后期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和其他手指或足趾同比例生长,此类往往增大不太严重。
②进展型:相对于静止型更常见,出生时即发现明显增大,其后生长速度明显大于正常手指或足趾,可按照受累神经的支配范围受累。
二、复合性巨趾:除巨趾外,还合并其他系统的异常。如:先天性部分发育肥大、神经纤维瘤病、Maffucci综合征、Klipel-Trenaunay综合征(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综合征)、先天性淋巴水肿等。
巨趾症的受累手指或足趾往往生长非常旺盛,如不接受治疗,将持续性生长,严重影响肢体外观及功能,如畸形的外观导致无法参与社会活动,无法穿鞋,无法行走。
目前,巨趾症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很多,但很难通过单一的手术方式就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手术方法,往往需要多次的手术方法去治疗,因此巨趾症的治疗相对复杂,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另外由于儿童手足部的血管神经很细,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手术操作难度也很大。
手部的巨指和足部的巨趾治疗目的不同,手部巨指治疗目的包括可接受的外观,并且尽量保留掌指关节的功能和手指的感觉功能。
足部巨趾治疗目的主要是形成行走无痛的、穿鞋舒适的脚,而外观在其次。
对于假性巨趾,治疗相对简单,可行肿物切除或缩容术,软组织受累范围较大的,可能需要分期手术,假性巨趾疗效一般较好,较少复发,外观相对满意。
对于静止型巨趾,与正常趾差别不大,可不行手术或尽量推迟手术;如相差较大,可待巨趾大小达到成人水平时,行骨骺阻滞手术及神经探查及部分切除手术。如就诊时巨趾已超过成人水平较多时,可行截骨短缩+骨骺阻滞手术。
静止型巨趾
对于进展型巨趾的治疗比较复杂,由于巨趾的生长速度很快,单纯切除的复发率达到90~100%,因此对于足部的巨趾多数推荐趾列切除(整个足趾)手术,或部分足趾切除手术。手部的巨指则行截骨、关节融合、骨骺阻滞等手术,尽量改善外观和功能。
因此,巨趾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往往需要多次的手术治疗,因此尽早就诊确定巨趾的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以免付出更大的损伤和更长的治疗周期。
本文是吴德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