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发表者:陈宏 人已读
" 医生,您快看看我家宝贝已经两天不排便了,今天都不太爱吃奶了,怎么办啊?" 近日,一位年轻的宝妈带着孩子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一科就诊。
陈宏副主任医师发现这个九个月大的小宝宝肚子鼓鼓的,像个小皮球。" 小宝宝本应该每天排便一两次,可是小患儿两天都不排便,已经影响了正常的饮食。" 陈宏主任为宝宝详细地做了身体检查,最终诊断为乳食积滞型便秘。给予了中医及按摩治疗,两天后小宝宝顺利排便了。
陈宏介绍,乳食积滞是因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宝宝便秘包括大便硬、排便困难以及排便间隔过久。常见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婴幼儿 " 肝有余,而肺脾肾常不足 ",消化能力较弱,稍有诱因刺激则容易出现便秘现象。常见的诱因包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突然变化,贪食生冷,疾病治疗后。
" 食从口入 ",陈宏强调,调整饮食结构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首要关键。" 多吃五谷杂粮,但比较甜的南瓜、红薯应适量,五谷杂粮是自然界的种子,种子里含有植物中最宝贵的生生之气,多吃用五谷杂粮有利于康养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利于排便。五谷杂粮包括薏米、高粱、小米、红豆、黑豆、玉米等。如果宝宝是经常大便秘结的习惯性便秘时,应该停止食用寒凉的水果,冷饮,避免生冷食物遏制脾胃阳气,加重便秘。
陈宏表示,宝宝长期便秘会感到腹胀不适,影响情绪,精力不集中;宿便是有害物质,会降低脑功能,影响孩子的思维,出现反应迟钝。当孩子出现便秘后,家长在家中可自行用推拿和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顺时针按摩脐周腹部 3-5 分钟,平常饮食中可以给孩子牛奶中拌入芝麻粉,煮粥时加入酥油、蜂蜜等方法来润滑肠道。
为避免孩子出现便秘症状,陈宏提醒家长,对于一岁以上的宝宝要养成定时排便,不憋大便的习惯;最好选用蹲式体位大便。蹲厕可使直肠更松弛垂直,符合人体排便力学。每日固定时间蹲厕数分钟,蹲厕时避免玩具手机等分散其注意力。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辛辣生冷食物,每日适当配入一定比例的含粗纤维的杂粮,既提高营养价值,又可增进肠胃蠕动。
本文是陈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