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骨脊索瘤的治疗策略
脊索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病理结果可分为3 亚型:经典型、软骨型、未分化型。发病部位:50%~60%在骶骨,25%~35%在颅底, 颈椎和胸椎分别约为10%和5%。脊索瘤最常见于40~70岁,平均年龄为56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约为2:1)。
骶尾部脊索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慢性下腰部或骶尾部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会阴和下肢。肿瘤一般向前方呈膨胀性生长,肿瘤挤压盆腔脏器可引起肛门直肠及膀胱的功能障碍,包括肠梗阻、大便困难和小便障碍,部分患者可有直肠刺激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和里急后重。
一般认为,脊索瘤对化疗不敏感,放疗也只能部分抑制肿瘤生长,不能完全根治,所以骶尾脊索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骶骨脊索瘤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局部控制更加重要,在首次治疗时应采用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即使会损伤骶神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好于因局部反复复发而需多次手术治疗者。
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43%~85%,远处转移率为30%。患者5年为84%~97%,10年生存率为64%~71%。
年龄 > 60 岁、肿瘤分期M1 和不进行手术是显著缩短脊索瘤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寿命)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术中大出血、手术切口感染、切口皮缘坏死、骶神经切除后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等。
参考文献
[1]李文乐,胡朝晖,王永辉, 等.基于SEER数据库脊索瘤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2):85-92.
[2]周磊,孟通,杨兴海, 等.骶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5,13(5):280-284.
[3]张清,牛晓辉,郝林, 等.骶骨脊索瘤外科治疗长期随访[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01(2):105-110.
[4]郭卫,燕太强,汤小东, 等.骶骨脊索瘤的手术治疗结果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6):1224-1227.
本文是卫愉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