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薪火为何难传承---摘自特别关注09第10期
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中医,一腔热忱,也很有天分,但他们最终大多没有学成中医。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现在整个中医教育从整体构架到管理模式到课程设置都完全西化了。
现在在中医院校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病条辨》这四大中医基础课程,或者成了选修课,或者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是,这些课程都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出发进行诠释,而在中医经典的根本认识方法、思维方式、治疗手段上很少涉及。相反,近十几门的西医课程,却堂而皇之地成为必修课。
中医教育主观上想把学生培养成贯通中西的两栖专家,而事实上,说自己是西医吧,自己的西医学习只是短短两年,只能算是摸一下边;说自己是中医吧,却连中医经典思维方式、诊疗手段框架都没有掌握,连中医的边也没摸到。这样算是中医吗?其结果是,毕业以后90%的人都干不了中医。
过去,真正的中医大家,都是父传子、师带徒的传承模式成长起来的。中医所涉及到的很多东西。诸如精气神、经络、、卫气营血等,都是在形而上,不能形而下地探讨,更不是抓过来就让人看见的。所以,学习中医更需要心悟,如果只是单纯学习知识,而没有名师教授传承,那么书读的再多,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中医。
附记:摘抄本文的目的是让我们对现在的中医教育模式进行反思,我觉得我们中医现在的学院式的教育模式确实有很多的问题,时间短,教学模式也有很多不符合中医的规律的地方,所以现在的中医是真正的有些萎缩了,如果我们不在对我们的中医传授方式进行反思、改进,我们的中医真的会失传,更不用说有好的中医临床医生出现。还有就是要理清中医发展的思路,一是经典著作的收集整理,使之为临床服好务,二是培养好的中医临床医生,三是从实际出发搞好中医的科研,不要搞那些杂志上发表的假的东西。
本文是明昌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