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破伤风,不得不知的十八句话
1. 本文所指破伤风为年龄超过28天的非新生儿破伤风,以下简称“破伤风”。
2. 破伤风在无医疗干预下,病死率接近100%,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高达30%-50%。
3. 破伤风病原菌为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粪便、灰尘中均有分布。
4. 破伤风严格厌氧,在有氧环境下无活力,在无氧环境下,分泌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是神经毒素,是引起破伤风临床表现的主要致病物质。
5. 破伤风常见病因有:①皮肤黏膜外伤或破损史(动物致伤、毒品注射、分娩或流产等);②皮肤黏膜细菌感染史(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牙周感染、肛周感染等);③消化道破损史(消化道手术史,消化道穿孔等)。
6. 破伤风潜伏期多为3-21天,可短至1天,超过半年及以上者罕见。
7. 破伤风分为:全身型、局部型、头部型三种。
8. 全身型先有全身肌肉痛性痉挛、逐渐发展为张口困难、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进一步加重可有颈僵硬、角弓反张、板状腹等。
9. 因呼吸肌、声门处肌肉收缩,可致呼吸暂停、气道梗阻、吞咽困难等。
10.光、声、接触等可诱发破伤风全身症状。
11.严重者可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表现,早期表现为易激惹、躁动、出汗和心动过速。晚期常有大量出汗、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及发热。
12.压舌板实验可诱发破伤风患者反射性痉挛。
13.局部型破伤风发生在伤口附近,出现强直性和痉挛性肌肉萎缩。
14.头部型破伤风见于头面部受伤、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和颅脑神经麻痹。最常侵犯面神经,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麻痹。
15.镜检可见革兰染色阳性细菌,周身可见鞭毛。PCR可检测出破伤风杆菌的核酸。
16.如患者破伤风抗体检测阳性,患者患破伤风可能性较小,有助于排除诊断。
17.诊断破伤风的两个必要条件:①牙关紧闭或苦笑面容;②疼痛性肌痉挛;两者至少满足一项才能诊断破伤风。
18.压舌板实验为用压舌板轻触患者咽后部,如果发生咬肌反射性痉挛为阳性,正常的发射性恶心为阳性,此法敏感性94%,特异性100%。
本文是孟祥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