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志侨
张志侨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一种新的无创指标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

627人已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种经济有效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来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从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共有364名连续接受肝活检的受试者入选。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Obuchowski测量来评价新指标的诊断准确性。肝病毒感染者脂肪变性指数预测脂肪变性的AUROC模型组为0.929(95%可信区间:0.889~0.970,P<0.0 5),验证组为0.855(0.794~0.917,P<0.0 5)。AUROC比较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SIHBV评分、脂肪肝指数(FLI)、肝脏脂肪变性指数(HSI)、脂质积聚产物(LAP)和脂肪肝疾病指数(FLD)预测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明显优于韩式评分(P均<0.01)。尤其对肝脏脂肪变性百分比在5.0~9.9%和10.0~19.9%的患者,SIHBV的敏感性分别为63.6%和79.2%,而超声分别为29.1%和45.8%(P均<0.05)。总之,作为一种经济、简单、非侵入性和容易获得的方法,SIHBV可以作为进一步检查(如MRI、CT、瞬时弹性成像或肝活检)之前的大规模筛查工具,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pdf_link
张志侨
张志侨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