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肿瘤电切病理报告怎么看
膀胱肿瘤电切的病理报告,对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在谈如何读懂病理报告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病理报告相关的临床问题。
膀胱肿瘤电切的标本质量,是决定病理报告的前提条件,因此外科医生的操作就非常重要。包含肌层的膀胱肿瘤电切标本才能让病理科医生报告肿瘤是否侵犯肌层。严重烧灼的标本,会影响病理报告,因为部分肿瘤组织和肌层被电灼后,就不能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肌层。第二,部分患者膀胱肿瘤会引起肿瘤下方的粘膜下层显著增厚,常规的电切很难取到肌层标本,此类患者也不必要切到膀胱肌层。
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表型上表浅的低级别的膀胱肿瘤,就不需要切除到膀胱肌层。只要达到粘膜下层即可,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于膀胱肿瘤电切的标本,我们需要结合术中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病理报告肿瘤分级WHO1973标准分为I、II、III级(1,2,3),2004年新的分级分为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肿瘤,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并非和I、II、III级一一对应,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包括了传统分级的3级和部分2级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高,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相对来讲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低。
对于肿瘤侵犯的深度,病理科医生常常会报道浸润性,或者非浸润性肿瘤,浸润性代表T1或者以上,非浸润性代表Ta,浸润性肿瘤和是否肌层浸润性肿瘤是两概念,只要肿瘤成浸润性生长,侵犯粘膜下层,就称之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往往术后复发和进展的风险高,需要维持灌注治疗,选择化疗药或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
如果病理报告出现了肿瘤侵犯肌层,那么肿瘤治疗的金标准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后根据病理报告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如果病理报告出现了组织分化变异,如微乳头型,腺癌,浆细胞样等类型,此类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浸润和转移,建议尽早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对于腺癌,有一种例外,就是脐尿管肿瘤,也是腺癌,但是此类肿瘤可以行脐尿管肿瘤根治+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据肿瘤侵犯范围决定术后治疗方案。
本文是李鹏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