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人过年吃饭谨记六条军规
过年少不了大吃大喝,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勤国提醒,美食当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致病的陷阱。
还没过年就“胃轻瘫”了
孙女士家住武昌,今年52岁,患糖尿病已经十几年。近两年来,她经常感觉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尤其是近一年,症状愈发明显。
今年元旦一家人在外聚餐,孙女士心情好,忍不住吃了个尽兴。这多吃的两三口,让孙女士的病情急转直下,吃了就吐,跑了好几家医院,均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虽经治疗,症状却没有明显好转。
找到武汉市三医院中医科,孙勤国辩证判断,孙女士这是胃阴不足胃气上逆。住院十几天,吃中药,局部针灸,同时调节血糖,孙女士的精神饮食明显好转,昨天康复出院。出院前,孙勤国再三嘱咐她,糖尿病人过年如同过关,吃东西一定要有节制。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糖尿病的办法,糖尿病人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孙勤国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尤其是患病5一10年以上的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引发一种以上的糖尿病并发症,
临床经验证明,并发症早期,在采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调理效果更明显。孙勤国说,近年来研究证明,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最大优势是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采用中西结合综合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不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过程。
无酒不成席
糖尿病病人最好别喝酒
孙勤国遇到过不少糖尿病病人,认为喝酒可以少吃饭,有利于饮食控制,有的认为酒精可以舒筋活血,对血管会有所帮助。其实这都是误解。
仔细想想,糖尿病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影响正规进食,反而却会吃下更多富含脂肪的“酒菜”,更不利于饮食控制。
其次,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病人体内的血糖水平。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病人,饮酒还有增加体重之虞,l瓶啤酒含热量约为500千卡,喝多了会引起啤酒肚,也就是腹部型肥胖,这对糖尿病人十分不利。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孙勤国劝告,糖尿病病人不宜饮酒。实在要饮酒,可以少量饮用啤酒,每天不超过1罐(200毫升左右),也可饮少量不甜的色酒,如干红、干白和黄酒,饮酒时应以不影响正常进食,不引起不良症状为度。
饭后水果、甜点
算清热量也能吃
就算在家置办的家宴,饭后都会水果,甚至甜点。一家人难得欢聚,主菜油腻又要限量,水果、甜点能不能大快朵颐?孙勤国说,吃水果、甜食,也很有讲究。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各种甜点心、巧克力、含糖饮料及甜果汁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大都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热量较高,吸收后会明显升高血糖。
但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进食水果,原则是“用粮食换水果”。例如,一餐可以减少25克主食(生米25克或者米饭60-70克),而进食西瓜350克、哈密瓜250克、葡萄200克。另外鲜枣75克、香蕉100克、柿子125克、鲜荔枝125克、苹果150克、猕猴桃150克、桃175克、鸭梨200克、菠萝200克、柑桔200克、樱桃200克、杏250克、草莓300克,则相当于25克主食。
以上这些水果中所含的大都为果糖,比蔗糖的甜度高,但是吸收却比葡萄糖慢,升高血糖的作用也很缓慢,同时可以补充食物纤维及维生素,是饮食控制的有益补充。
过年期间零食也会很丰富,孙勤国说,大部分坚果类的食物热量都很高,例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每100克中大约含有40-50克的脂肪,进食之后会使血糖升高,一定要少吃。
孙勤国说,饮食控制是所有糖尿病人的基础治疗,吃东西的时候,脑海里最好能浮现出这份食物的热量值,建立起按热量进食的观念。
此外,糖尿病病人饮食上还有很多需要严格控制的部分。孙勤国把它们并称为“六条军规”。
控制总热量。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决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主食控制,而是还包括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满意控制血糖和体重;
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必要的营养成分,必须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者偏食,按所需要的热量计算,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分别应占总热量的50%~60%、25%-35%和10%—15%,避免那种粮食越吃越少,而肉类和脂肪越吃越多的倾向;
量多餐。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既不高也不至于太低。具体来说,应做到“一天不少于3餐,一餐不多于100克”的进食方法,每天进食主食超过400克者,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每顿吃得太多;
纤维饮食。这类饮食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作用;
饭食清淡。“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的说是不吃甜,少吃盐,这对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十分有益。
营养专家经常告诉大家要以“二高四低一平衡”为饮食原则,即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平衡蛋白质。这里所谓的高低都是相对的,指的是在一餐中的不同食物比例的高低。
记者余乐通讯员陈敏陈舒
本文是孙勤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