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彭旭
彭旭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忻门诊部 精神心理科

为什么说心理疾病一定要复诊?

1829人已读

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据WHO抽样调查,仅抑郁症发病率达到5%,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北京安忻临床心理门诊部精神科彭旭


如今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了解与重视程度,相较于“民智未开”的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精神疾病带给我们的伤害和噩耗仍不绝于耳,这是为什么?


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尽管大家求医、求助的意愿增强,但是经常会忽略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就是复诊。


复诊有多重要?


我们知道: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都是慢性、易复发的疾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复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患者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定期复诊请医生评估疗效,调节治疗方案,做全程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是否彻底痊愈,是否容易复发。


可惜很多患者往往在就诊一次后不再复诊,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迁延,无形中错过了痊愈的机会,从而导致病情反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充分利用初诊和复诊之间的时间,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们整理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初诊之后,复诊之前,提醒大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做什么准备。


1.首先,我们要尽可能消除对药物的恐惧


  • 有些人觉得药物会刺激大脑,让人变傻;

  • 有些人因为早期的副作用而不能坚持用药;

  • 有些人怕吃了药之后需要终身服药。


这些都是对于药物的偏见和误区。


我们强调:足量、足疗程的用药,是保证高效治疗的关键。


在这个前提前下,一些药物的副作用,都可以通过医生的经验,减少到最小。


药物本身带来的副作用与疾病导致的身心损害和社会功能丧失等...相比,是完全可接受,也可控制的。


2.其次,对于药物的起效,我们要保持耐心。


通常情况下,药物的起效时间在1周到2周之间。


在这个期间,我们原来的症状可能还会持续,甚至会加重。


并不是当天立即生效,也不是吃了药,疾病就能百分之百的全面痊愈。


但是只要你还在遵医嘱服药,就走上了康复之路,哪怕有所波折,但始终是在前进的。


3.最后,要记录用药后的感受与反应


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头晕、恶心,失眠,嗜睡等等副作用。


把这些副作用和药物产生的正作用记录下来,在复诊时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轻微的头晕、呕吐、困倦等反应,都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这些副作用特别显著或者无法忍受,就要与医生及时沟通,调整用药量或者治疗方案。


初诊看诊后,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给出治疗方案。


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自我练习的作业。


比如:呼吸练习、放松练习、行为训练等等。


这些都有相应的练习频率和练习时间,能帮助我们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态。


大家要根据医生的安排,坚持做,并随时记录感受与效果。


这样既能够帮助你觉察自己的状态,积极的走向康复之路,也能够在复诊的时候,帮医生去判断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全程的治疗方案。


就诊之后,我们要尽量的避免刺激和压力。


这里的刺激源可能来自于外部,也可能来自于内部。


外部压力——


包括工作、学习的压力、家人、领导的指责、他人的眼光、和一些突发事件。


所以我建议大家:


病耻感是没有必要的,非特殊情况下,将自身情况告知身边的人,不用难以启齿或者羞于表达,生病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很重要。


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放假休息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有人能陪在身边当然更好。


外部压力还包括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和目标:


当面对比较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不给自己心理负担,把困难的事情分步骤、分批次的完成,规避一些应激危机,也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内部压力——


来自内在的刺激是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和一些突如其来情绪变化。


一旦出现极端想法或者是想不通的事情,不要自己一个人钻牛角尖,多与身边人沟通。


给自己一个真正放松的空间,接纳当下的状态,让身心处在一个康复的条件下。


如果自我开解无果,也可以求助于医生或者医生助理以及心理咨询师。


借助日记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康复。


不仅仅是简单的记流水账,而是我们饮食起居、情绪变化和身体状况的记录。


包括但不限于:


1. 记录情绪——自己情绪症状有何变化?怎么样变化的?一天中什么时候情绪好,什么时候情绪差等等……


2. 记录在药物治疗和作业练习的过程中的感受;


3. 记录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情况。


4. 记录身体的活力和运动能力是否有提升。


等等……


这些记录作为给自己的积极反馈,也是给医生的参考资料。


经过一段时间,回顾往期的日记,能让我们感受到情况逐渐好转,让内心充满期待。


总之,在复诊之前我们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注意,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用心的记录下这个期间出现的情况,作为复诊时的重要参考。


我们建议:


如果病情比较稳定,患者可以单独就诊,与医生谈话。如果有特殊情况,家属可以陪同患者就诊。


由于就诊的时间有限,与医生谈话时最好是有备而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这样可以便于医生高效地、全面地了解你的康复情况,对症施治或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我们早日康复。



最后提醒大家三件事情

1.在治疗过程中务必要遵医嘱。

2.如果对于药物的使用,复诊的时间、周期、心理治疗的频次有困惑,大胆提出你的所有疑问,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3.当治疗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做到信任医生和自己,按照规划执行。

作为一个治疗联盟,相信我们能在痊愈的路上,走的越来越顺利。

彭旭
彭旭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忻门诊部 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