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T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神经毒性药物的风险分层
腓骨肌萎缩症(CMT)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发病率为1/250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进行性的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常伴轻中度感觉障碍。CMT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CMT分为脱髓鞘型CMT(CMT1)、轴突型CMT(CMT2)、中间型CMT(IM-CMT)。患者的遗传特征、已存在的周围性神经病变会影响神经对药物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性,腓骨肌萎缩症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会诱发神经病变恶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神经毒性副作用的发现、已发现神经毒性作用药物的适应症扩大等因素,患者用药时需注意药物加重神经病变的风险,以下为腓骨肌萎缩症的用药风险分层:
1.明确高风险药物:长春新碱。
2.中高风险药物:胺碘酮、硼替佐米、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秋水仙碱(延期使用)、氨苯砜、迪达诺辛、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他赛)沙利度胺、扎西他滨、二氯乙酸盐、双硫仑、氯金酸钠、来氟米特、利奈唑胺(长期使用)、甲硝唑/米索咪唑(长期使用)、呋喃妥英、一氧化二氮(吸入滥用或维生素B12缺乏)、哌克昔林、吡哆醇(高剂量)、司他夫定(d4T)、苏拉明、他克莫司。
3.不确定或小风险药物:5-氟尿嘧啶、阿霉素、氯喹、阿糖胞苷(高剂量)、环孢素A、乙胺丁醇、依托泊苷、吉西他滨、灰黄霉素、六甲嘧胺、肼拉嗪、异环磷酰胺、英夫利昔单抗、异烟肼、甲氟喹青霉胺、青霉素-高剂量静脉注射、苯妥英、鬼臼树脂、舍曲林(左洛复)、他汀类药物、肿瘤坏死因子α、α-干扰素。
4.可疑风险药物:别嘌呤醇、阿米替林、氯霉素、氯丙噻嗪、西咪替丁、氯喹尼、氯贝特、依那普利、氟喹诺酮、加巴喷丁、锂、导眠能、吩噻嗪、普罗帕酮、磺胺类药物、柳氮磺胺嘧啶。
注意:腓骨肌萎缩症的患者在合并其他疾病时,需详细咨询主管医生,根据神经病变恶化的风险、预期的治疗效果及可用的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之间权衡,合理选择药物。
本文是张如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