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息肉:一种容易被误诊为食管癌的良性肿瘤。
临床上有一种少见食管良性肿瘤,常常被医生和患者忽略,但因为它和食管癌有着相似的症状而时常被误以为是食管癌,它就是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起源于食管上皮细胞,发病率仅次于间质细胞瘤,列食管良性肿瘤的第2位。本病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根据组织学不同命名为真性黏膜息肉、纤维息肉、黏液纤维瘤、脂肪瘤和纤维肌瘤等。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50岁以后,病史较长,进展缓慢,症状取决于息肉的部位和大小,息肉较大时可表现为咽下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少数有呕血和呼吸困难。当剧烈的咳嗽或呕吐时,部分长蒂的息肉可从食管腔内呕出,此症状是本病的特征。
食管息肉较少见,和早期的食管癌类似,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至阻塞管腔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息肉表面形成溃疡时可出现呕血或黑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将息肉呕至口腔的情况。主要的症状也和食管癌相似:1.吞咽困难:食管息肉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患者的症状主要与息肉堵塞食管腔的严重程度有关,常见症状有吞咽困难、呕吐、胃内容物的反流以及体重减轻等,有些患者有胸骨后疼痛。2.上消化道出血: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食管腔梗阻或大部分梗阻,由于食物刺激或息肉发生恶变,常在息肉表面形成溃疡,合并出血时患者可出现呕血或黑便。3.其他:息肉位于食管中、下段者随瘤体生长可出现压迫症状。如肿瘤很大,可以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哮喘乃至窒息,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食管息肉在常规血液检查中无特殊改变。主要依靠内镜和食管钡剂造影检查。尽管食管息肉的一些症状和食管癌的症状很相似,但是临床上我们依然可以依靠影像学、内镜及组织活检的等方法将其鉴别开来。
治疗上:一般认为,食管息肉一经确诊,即应切除,因为息肉可以发生溃疡、出血、堵塞食管腔甚至发生恶变,有的患者因息肉突然堵塞咽喉部,导致急性喉梗阻和窒息。1.内镜下治疗:如息肉直径小于2厘米,可在内镜下采用电凝、电切、激光、微波等方法治疗。2.手术治疗:不宜在内镜下治疗的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
本文是李高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