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雨天,茯苓祛湿气,药食两用,口感还挺不错
阴雨天,茯苓祛湿气,药食两用,口感还挺不错
四月天,雨连绵,环境湿重,人们也会感到困重。
来找老中医施看病的朋友,多半会诉说没精神,手脚不灵活,眼皮肿胀,大便发粘。看舌苔多是白腻厚浊。治疗中我们会用到茯苓。
茯苓是常用的中药,主要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多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它味甘淡,药味并不重,所以常被用作烹制药膳的原料。
茯苓酒、茯苓粥、茯苓包子都是医书载录的膳食配方,还有以茯苓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风味独特的小吃、糕点,更是成为我国一些地方的特色膳食。比如最常见的茯苓饼,一度是旅游纪念品的首选。
茯苓用于治疗水肿。
《伤寒论》五苓散以茯苓配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治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
另一个方子叫真武汤,茯苓配附子、生姜治脾肾阳虚水肿。
还有猪苓汤,茯苓配滑石、阿胶、泽泻治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
茯苓用于治疗痰饮。
《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配桂枝、白术、甘草治痰饮之目眩心悸;小半夏加茯苓汤,配半夏、生姜治饮停于胃而呕吐者。
茯苓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和剂局方》四君子汤,茯苓配人参、白术、甘草如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参苓白术散,茯苓配山药、白术、薏苡仁治脾虚湿盛泄泻。
茯苓用于治疗心悸,失眠。
《济生方》归脾汤,茯苓配黄芪、当归、远志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
《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茯苓配人参、龙齿、远志治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
老中医施以茯苓为主要原料,组方用于祛湿,有丸剂、茯剂、固体饮料,很受欢迎。
本文是施仁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